培育乡村人才 推动乡村振兴
——访市政协委员、民建崆峒区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朱婧靓
“作为政协委员,深感这既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紧紧抓好‘为民’这一主线,走进田间地头、工厂农舍、街道社区,多学习、多思考、多建言、多献策,直面群众需求,反映群众呼声,努力成为‘四言’政协委员,在服务全市大局上彰显作为。”12月10日,在小组会议现场,市政协委员、民建崆峒区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朱婧靓这样说到。
在本职工作中,朱婧靓先后组织开展“助力春耕”化肥捐赠、“金秋助学”“关爱老年人,民建在行动”、参政议政培训班等社会服务30次,捐赠物资价值约11.3万元,会员参与人数350人次。去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她组织会员第一时间捐上“特殊会费”,累计捐款5.1万元;联系企业家会员多次购置防护服、84消毒液等抗疫物资24.5万元,全部捐赠给一线工作人员,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她先后获得崆峒区“优秀政协委员”“民建甘肃省委会成立40周年优秀会员”等荣誉称号,以实际行动践行了政协委员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今年朱婧靓带来的提案是《关于加强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她告诉记者,乡村振兴就是要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她希望在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产品服务的同时,大力实施乡村人才培育工程,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对符合条件的职业农民进行资格认证,制定出台支持职业农民的配套政策,吸引更多农民提高素质,从事农业,推动乡村振兴事业快速发展。
畅通渠道 引进高质量教育人才
——访市政协委员、平凉一中党委书记朱步渊
平凉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亮
“有幸成为本届市政协委员,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12月10日,市政协委员、平凉一中党委书记朱步渊在参加小组讨论时说。
平凉一中作为全市教育的“领头雁”,深受全市人民关注。把学校办成省内卓越、国内知名的中学一直是平凉一中人努力的方向。作为平凉一中党委负责人,朱步渊更是视此目标为己任:“我将团结带领全体教职工,克服团难,迎难而上,在培养学生、发展学校、服务社会等诸方面做出我们的贡献。”
办好教育,离不开优秀的教育人才。如何引进人才、留住人才,是办好教育的一项关键因素,朱步渊对此有深刻的认识。他提出自己的五条建议:一是完善用人制度,畅通引进渠道。及时补充编制,引进短缺专业人才,协调各部门尽量简化手续,充分尊重用人单位的自主权,建立引进急需人才的“绿色通道”。二是政策吸引,切实提高教育人才的待遇。根据人才认定情况和考核情况,分层分期给予适当的购房补贴、生活补贴和交通补贴,帮助解决新教师的后顾之忧;对一些特别优秀的青年人才,可以在职称、职务晋升等方面破格提拔使用。三是放宽教育人才的准入机制。普通高中除每年正常引进公费师范生和研究生外,可以在国家985、211等非师范院校引进综合素质较高的综合性人才,为学校各种课程资源的开发开设储备师资基础。四是进一步优化人才管理机制。探索直接引进和柔性引进相结合的办法,对于无法来平凉长期定居的优秀人才,可以采用柔性办法,创新合作方式,设置特聘岗位,加入名师“空中课堂”项目,拓宽教育资源,引进先进教育理念。五是多渠道提升教育人才培养能力。对现有的在职教师,鼓励教师进修,实现综合能力提升,对主动进修的教师,给予一定的学费补贴;联系教育成效突出的省市学校,邀请外地名师与我市教师岗位互换,学习先进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性教育和青少年健康密切相关,青春期的懵懂无知和好奇容易让未成年人犯下不可弥补的错误,可是在咱们平凉这种大西北城市,性教育观念滞后,学校授课时依然对性轻描淡写。”12月11日,市政协五届一次会议期间,记者采访了市政协委员、市妇幼保健院团支部书记马瑞。
马瑞是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的一名护士,妇产科和团支部的专业化工作环境让她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长尤为关注,这次会议期间,她提交了“加强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和普及青少年性教育,推动相关专业医生护士进校园,吸纳成为心理教育和性教育师资力量,切实呵护青少年身心健康”和“拓宽就业渠道,加大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支持力度”两条建议,都是有关青少年成长的。
马瑞称,她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和普及性教育的关注起源于校园欺凌,在网络上看到越多有关学校卫生间“产子”行为的新闻报道,她就越是坚定地认为“对于性教育的学习应当不限男女、不限年龄、不限人群,扎实地全面普及。”
“校园欺凌不等同于校园暴力,它可能以各种行为发生,可能发生在校内或校外,直接损害被欺凌者的身心健康,严重的还可能导致永久性后遗症、伤残或死亡,对社会有一定的危害性。”马瑞表示,根据她所了解的校园案件来看,不论小或大,欺凌者都与原生家庭的教育、和谐程度有很大的关系,所以我们应当尤其关注离异或单亲家庭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
“希望我市能推动医疗专业技术人员进学校,通过站在专业角度的讲解,推动全市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和性教育工作进步,让广大学生百分百做到知性懂性。”马瑞称,作为一名来自共青团的政协委员马瑞,这次能够为广大青年健康成长建言献策,她感到了十分荣幸与自豪。
马瑞表示,作为一名新任政协委员,她将积极向前辈学习,认真履职尽责,围绕全市中心工作推动青年组织健康发展,尽己所能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广泛关注基层医疗工作实际,多提高质量的提案,为我市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田选宾1987年出生于静宁,2012年7月从中南大学研究生毕业后,毅然选择回乡创业。从一个怀揣梦想的高知青年,到一个崭露头角的企业带头人,他在父辈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开拓进取,在静宁百万亩苹果园中,推广苹果矮化密植新模式、探索苹果育苗新技术,引进苹果光电智能分选线,延长苹果产业链,建立电商中心,打破农产品流通领域樊笼,为实现静宁苹果走向全国覆盖更大市场积极作为,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王晓静在药品经营行业已打拼二十余年,对国家宏观政策调控带来的可喜变化感触颇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