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民政局做实做细临时救助工作
2024年,崆峒区民政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决履行基本民生保障职责,扎实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综合施策,靶向发力,精准认定救助对象,持续加强保障力度,不断提高救助实效,充分发挥民政工作托底线、救急难、保民生的兜底作用。
聚焦困难群众救助,兜底保障更加有力。坚持“救急救难、及时有效”和“公开、公平、公正”的救助原则,以政策、对象、资金精准为目标,指导各乡镇(街道)精准认定救助对象,分类重点救助遭遇突发事件、重大疾病或其他特殊原因导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家庭和个人,有效解决了部分困难群众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基本生活困难。2024年,共支出临时救助资金2040.4760万元,惠及4225户14061名困难群众;通过“一事一议”方式,为182户667名困难群众发放临时救助金269.8万元;下拨全区各乡镇(街道)临时救助备用金164.2548万元。为加强临时救助对象档案规范化管理,严格按照分类管理、分类建档的基本要求,整理、编号、归档临时救助档案3378份。
健全调查核实机制,救助对象更加精准。以持续开展“救助赶大集 服务零距离”活动为抓手,组织工作人员对各乡镇、街道临时救助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常态化抽查核实,对申请临时救助的家庭进行随机入户走访调查,以便更有效地维护困难群众的合法权益,确保临时救助工作廉洁高效、公正透明。核查主要从乡镇(街道)临时救助政策落实、备用金使用及档案规范管理情况等方面进行。截至目前,已核查20个乡镇(街道)135个村(社区)困难群众650余户,对发现的问题,现场清单式反馈交办给各单位,限期整改,并及时对整改情况“回头看”,有效遏制了错救、漏救、骗救及挤占、挪用和截留社会救助资金等现象的发生,确保临时救助资金使用安全。
创新社会救助方式,救助服务更加全面。依托困难群众动态管理监测预警系统、一键报贫系统、结对关爱行动和社会各方力量积极征集困难群众信息线索,对困难救助对象提供心理疏导、资源链接、能力提升、社会融入等关爱服务。今年以来,共收到信息征集表85份,接听电话咨询78人次,经反馈相关乡镇(街道)调查核实,已为18户困难群众发放临时救助金6.28万元。针对2024年多发频发的强降雨强对流等极端天气,扎实开展特困人员需求摸底活动,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提前为全区分散供养特困人员采购发放过冬生活衣物9类7308件、清洁燃煤556吨、取暖火炉185台,合计资金222.6844万元,切实将党和政府的关爱实实在在送到困难群众的心坎上。为持续落实好社会救助扩围增效政策,全面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线,确保全区困难群众安全温暖过冬,发放2024年崆峒区困难群众安全温暖过冬临时救助资金202.25万元。
下一步,区民政局将持续发挥临时救助“救急难”作用,结合工作实际,着力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严格规范审核审批流程。按照领导包片、干部包乡的方式,深挖基础工作上的不足、政策落实上的偏差、排查整治上的问题,持续加大问题线索的排查和分析研判力度,进一步压实各乡镇(街道)主体责任,确保临时救助工作规范高效推进。坚决夯实基层工作基础。持续巩固和提升基层民政力量,全面提升基层民政队伍早发现、早干预、早救助急难型和支出型困难群众的基本能力,严格落实临时救助备用金使用管理制度,充分发挥乡镇(街道)临时救助备用金“救急难”作用。广泛开展政策宣传培训。灵活运用案例分析、政策解读、业务培训等多种方式,努力打造政治素质硬、业务能力高、服务意识强的干部队伍,加强宣传力度,让民政惠民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作者:于丽娟 编辑:兰雪荣 责任编辑:牛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