崆峒区:河长制绘出水清岸绿新画卷
泾河作为黄河支流渭河的第一大支流,滋润着陇东大地,见证着崆峒大地的发展变化,随着“河长制”的深入推进,崆峒区以“河畅、水清、岸绿、堤固、景美”为工作目标,在“水”上做文章,围绕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改善、水生态修复等主要任务,推进美丽生态河湖建设,一条条河流水清岸美,一座座水库碧波荡漾,一股股碧水进村入户,一幅幅新画卷正在崆峒大地徐徐展开。
泾河干流综合治理项目一期工程是一项包含岸上岸下生态景观修复工程和岸下防洪工程的综合项目,建设范围西起市博物馆西,东至纸坊沟口,总长度9.25公里,概算总投资6.2亿元.共分为5个子工程,工程总投资5.11亿元,其中以清淤疏浚和堤防加高加固为主的防洪工程投入0.76亿元,占总投资的15%。截至目前,河道内水利工程部分建设内容已于2022年4月底全部完成。
让每条河流有人管、管得住、管得好是崆峒区“河湖长制”工作的责任与担当。据了解,我区推行“政府主导+社会协同”“河长+警长”的河湖长制网格化管理模式,配备河道警长13名,村级巡河员(网格员)305名、社会监督员40名,每年开展巡河1.7万人次。
崆峒区河道养护站站长张默说:“河湖长制工作开展6年以来,全区264名河湖长“用脚步丈量河流 以行动践行使命”,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的要求,切实担负起主体责任和属地管理职责,常态化开展巡河,关键环节具体抓、抓具体,真正做到了每个河湖都“有人管”“管得住”“管得好”,形成了群策群力、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水是生命之源,生态之本。如今,随着河长制工作的深入推进,崆峒区水环境质量持续提升,河道水域“旧貌”换“新颜”,河道两岸垃圾少了,水更清了,岸更绿了,景更美了,河道更健康了。河湖水质逐渐好转,城镇、农村生活环境正在逐步变好,一幅“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画卷正在崆峒大地徐徐展开。(记者: 郭丽 编辑:王娜 责任编辑:牛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