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责任与担当的践行者——记崆峒区第十九届人大代表、东关街道解放中路社区党委书记杨晓雯
作为区第十九届人大代表和解放中路社区党委书记,杨晓雯始终坚持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心倾听民意,用行动温暖民心,不断探索新形势下的社区管理,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真正实现小事化解在家门口、服务提供在家门口、力量凝聚在家门口,以实际行动努力诠释着基层人大代表“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责任与担当。
东关街道解放中路社区辖区老旧小区较多,背街小巷脏乱差曾是困扰居民生活的一大难题。杨晓雯广泛倾听居民、物业、周边商户等各方意见,积极与住建等部门沟通,规划建成了“花田小巷”,原本混乱不堪的小巷面貌焕然一新,居民出行和交通拥堵问题得到极大缓解。同时,她充分发挥自己人大代表的优势,积极向相关部门争取资源,新安装的健身设施整齐排列,成为居民们锻炼身体、增进邻里感情的好去处,让社区居民的生活品质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提升。
辖区居民张晓玲说:“我在汪家园片区生活了多年,见证了这一片的发展变化,原来我们这道路坑坑洼洼、没有户外活动场所,社区杨书记积极奔走,为我们打造了家门口的户外活动广场,现在从小区一出来,路变宽了,也有健身活动的场地了,大大地方便了我们的生活。”
在关注弱势群体方面,杨晓雯和社区工作者们一起探索建立了“民生档案”,定期深入困难家庭走访慰问,关心孤寡老人的身体、生活状况,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她还积极与民政等部门沟通协调,为符合条件的困难居民争取更多的救助政策,让他们在困境中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温暖。
东关街道解放中路社区干部白亚莉说:“这几年,杨书记带着社区党员干部志愿者深入网格一线走访关爱孤寡老人、排查化解矛盾纠纷、清理小区乱堆乱放,先后打造了老旧片区治理典型的花田小巷、聚邻里在一起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现在辖区面貌大幅改善,小巷变美了,居住环境变好了,居民休息健身有地方了,居民群众的幸福感明显提升。”
作为人大代表,杨晓雯深知自己肩负的使命。她积极履行职责,将在社区中收集到的各种民生问题带到人大会议的舞台上。针对社区文化建设不足的情况,她提出打造“聚邻里 在一起”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这些建议如同一颗颗文化的种子,在社区这片土壤中生根发芽,丰富了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崆峒区第十九届人大代表、东关街道解放中路社区党委书记杨晓雯说:“基层工作小事多,但事事关系民生。身兼区人大代表和社区党委书记双重身份,我始终把群众身边的‘关键小事’当成履职尽责的‘心头大事’,聚焦社区发展所需、基层治理之困、居民群众所盼,带领社区党员干部建成了‘一家一巷两中心’全龄友好服务型社区阵地,建立‘民生档案’精准服务困难群众机制,提出‘一核三圈基层治理’工作法提升社区服务水平和能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积极践行人大代表和社区书记的使命担当。”(记者:胥蕾 朱越 编辑:兰雪荣 责任编辑:牛栋)
上一篇: 刘国军调研平安建设和社会综合治理工作
下一篇: 区委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