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市崆峒区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开幕

  • 时间:2024-12-24 18:12
  • 浏览次数:
  • 来源:区融媒体中心
  • 字体: [ ] [ ] [ ]
  • 分享:

在全区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奋力推进崆峒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12月24日,平凉市崆峒区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开幕。来自全区各条战线、各行各业的人大代表,肩负着群众的嘱托与期盼步入会场,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共商崆峒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大计。

会议应到代表241人,实到213名,符合法定人数。

本次会议的执行主席是(以姓名笔画为序):刘志雄、刘国军、刘莲弟、张喜武、汝怀学、赵伟、赵玉虎、赵玖梅、高跟信、郭凯、郭春霞。

区领导刘国军、樊对对、高跟信、赵玖梅、徐小军、孟庆辉、高玮、张喜武、罗彦鹏、信锦玲、万红艳、郭凯、李文环、李爱民、张文璞、吴景东、郭春霞、汝怀学、郭勇、王宗、陈建星、杨喜平等在主席台前排就座。

会议由大会执行主席、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高跟信主持。

上午9时,高跟信宣布平凉市崆峒区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开幕。全场起立,奏唱国歌。

根据会议议程,区委副书记、区人民政府代理区长樊对对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分为2024年工作回顾、2025年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三个部分。

报告指出,即将过去的2024年,殊为不易,极其难忘。一年来,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区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紧扣全市“三区一城市”目标定位,锚定“一城三园一基地”战略布局,扛牢“首善之区、首位发展”使命担当,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圆满完成区十九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崆峒现代化建设迈出新的坚实步伐。

报告指出,这一年,区政府多措并举稳增长、经济运行回升向好,延链聚群调结构、产业体系更趋完善,巩固成果促振兴、和美乡村加快建设,精雕细琢抓城建、功能布局全域优化,系统治理护生态、低碳转型有序推进,集智聚力惠民生、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居安思危防风险、主动创稳不断深化,致力改革提效能、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呈现出发展韧性显著增强、发展动能加速蓄积、乡村面貌整体改善、承载能力全面提升、绿色底板更加厚实、群众福祉愈发殷实、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发展活力更加充沛的良好局面。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14.2亿元,同比增长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8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9799元和16847元,增长7%和8%。

报告指出,2025年是“十四五”冲刺收官、“十五五”谋定起势的关键之年,做好政府工作意义重大、责任重大。新一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紧扣全市“三区一城市”目标定位,把牢“工业主导型、城市服务型”发展定位,扛牢“首善之区、首位发展”使命担当,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巩固提升一产,扩大做强二产,搞活繁荣三产,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建设“一城三园一基地”,持续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生态环境、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稳定,全面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崆峒实践崭新篇章。2025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区属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和8%,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3%左右,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完成省、市控制目标。

报告指出,围绕上述总体要求和预期目标,将重点抓好八个方面工作:一、聚力推进项目建设,增强经济增长后劲。二、聚力打造产业高地,塑造区域发展优势。三、聚力稳固三农基盘,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四、聚力加快城市更新,提升城市品质内涵。五、聚力加强生态建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六、聚力发展社会事业,提高民生幸福指数。七、聚力统筹发展安全,纵深推进创稳创安。八、聚力深化改革创新,激活发展内生动力。

报告指出,2025年区政府将继续办好十件民生实事:(1)实施重点群体稳定就业工程,投资2500万元,建成公共实训基地1处,完成技能培训2000人,支持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脱贫户等群体就业,新增城镇就业7000人以上。(2)实施教育医疗提升工程,投资4881万元,完成平凉十中、广成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基础设施海绵化改造;投资1302万元,实施寨河卫生院和区中医医院提升改造项目。(3)实施特殊群体关爱暖心工程,投资466万元,建成残疾人网络就业基地;投资320万元,为380名有照护需求的重度残疾人提供日间照料和上门居家照护服务。(4)实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程,投资4290万元,建成崆峒区老年养护院1处、乡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1个、村级老年互助幸福院3个;为17600名78岁以上老年人购买意外伤害保险。(5)实施城市服务功能优化工程,投资1.72亿元,对天馨南路东侧巷道、南台片区巷道等7公里背街小巷和广成路、保丰路等6条市政道路进行系统化改造;投资4600万元,建成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1处、公共充电站12个,安装充电桩150台,新建改造公厕10座。(6)实施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工程,投资9340万元,硬化村组道路60公里,安装防护设施30公里,改造危旧桥梁5座;投资4500万元,在草峰、花所、白水等乡镇新建改造10千伏供电线路212公里。(7)实施避险搬迁安置工程,投资1525万元,建成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集中安置点2处,配套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和增收产业,安置群众61户199人。(8)实施城乡供水提质工程,投资7500万元,完成泾河川区、南部山区供水管道埋设和配套设施建设工程;投资743万元,建成蓄水池2座、调蓄池1座。(9)实施城区清洁暖冬工程,投资3541万元,对2164户居民实施清洁取暖改造,保障嘉苑路市场、东三里塬、宝塔北巷道756户居民壁挂炉清洁取暖。(10)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组织送戏下乡120场次,举办大型群众文化活动10场次。

关于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报告指出,要始终将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学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党的领导、让讲政治成为硬核标配,坚持依法行政、让讲法度成为显著标志,坚持担当作为、让讲实干成为鲜明标签,坚持廉洁从政、让讲党纪成为基本标准,磨砺担当之勇、锻造善政之能、彰显落实之效,努力当好中国式现代化崆峒实践的执行者、行动派、实干家。

报告强调,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凝心聚力,创新突破,奋楫前行,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幸福美好新崆峒而努力奋斗。

出席区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的全体委员,在我区的省、市人大代表,不是人大代表的乡镇党委书记,各乡镇长、街道办事处主任,区委有关部委、区级国家机关负责人,曾担任区人大常委会领导的退休老同志,省市驻区单位及区属有关企业负责人列席会议。(记者:黄维 张译心 郭丽 高洁 刘薇 刘文涛 兰彩云 牛栋 编辑:兰雪荣 责任编辑:牛栋)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