崆峒区:山海情深跨千里 携手并肩共振兴
山海不为远,协作正当时。一个是渤海之滨,一个是黄土高原,相距千里之遥的两座城市,在东西部协作战略背景下,打破时间、空间上的界限,跨越千里山河,牵手同行共振兴。
自河西对口帮扶崆峒以来,人才交流、产业合作、劳务协作、消费帮扶等领域硕果累累。在地处崆峒区南部山塬的大寨乡,越来越多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农人”因东西部协作帮扶,正逐渐“跳回农门”,成为助力红牛产业发展的“兴农人”。
初夏时节,走进大寨乡畜牧产业园,数百头红牛的叫声此起彼伏,31岁的吴春刚正通过手机现场直播的形式向外推广“平凉红牛”。这里是平凉红牛产业链上的一处“牛风景”,也是大寨乡群众发家致富的“金招牌”。吴春刚告诉记者:“自从河西区与崆峒区对口帮扶以后,我们周围一切都有了大的变化”。
平凉市丝路蕃客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吴春刚说:“2024年大寨乡衔接了200万东西部协作帮扶资金,用于修建500头养殖小区,我就抓住机遇,主动承担养殖小区的运营管理,现在咱们的牛棚都是自动化控温、出水、上料,都比较智能便捷,养殖规模相较之前翻了近十倍。现在我已经在这里入驻了400多头红牛,平时我们也经常直播红牛的日常生活,粉丝数噌噌地涨,销路宽了,销量也增加了,感谢天津河西区的帮助。”
而大寨乡与河西区的情缘,远不止于此。在畜牧产业园南部,大寨乡搭乘东西部协作“东风”,利用荒废宅基地和废弃窑洞改造的窑洞红牛养殖也成为了助推村集体经济迅速增长的新契机。
在河西区的倾情帮扶下,白庙乡贾洼村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产业发展集聚融合,群众收入持续增加,村容村貌焕然一新,逐步走出了一条乡村旅游与传统农业深度融合的新路子。
通过东西部协作资金支持打造的白庙乡贾洼村虎山夜月庄园,以“农旅融合、林旅融合”为切入点,将步行栈道、特色网红小院作为乡村旅游的引流点,开展餐饮、烧烤、露营、儿童研学等活动,促进了该乡的产业升级。
虎山夜月庄园负责人秦文静说:“去年开工建设,今年五月正式营业,主要经营火锅、烧烤、农家菜、北原蒸鸡等地方特色美食以及民宿住宿,解决了当地群众及大学生就近就业二十余人。”
山海不为远,津甘一家亲。多年来,一笔笔帮扶资金、一个个援建项目相继落地崆峒区,帮助贫困群众增加了内生动力,过上了红红火火的幸福生活。未来,这朵精心浇灌的乡村振兴“幸福花”,也一定会越来越娇艳,越来越美丽。
(记者:郭丽 朱越 编辑:兰雪荣 审核:牛栋)
下一篇: 崆峒区:创业训练营激活人才“蓄水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