崆峒区:创新举措优化营商环境 “放”“管”平衡让烟火气更浓

  • 时间:2025-05-23 15:19
  • 浏览次数:
  • 来源:区融媒体中心
  • 字体: [ ] [ ] [ ]
  • 分享:

为了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给小微企业和商户提供更多“阳光雨露”,促进释放市场活力、推动消费升级,近日,崆峒区创新推出“十允许·十不准”管理服务举措,在守住城市文明底线和释放经济发展空间之间,探索出一条“秩序与活力共生”的城市治理新路径。

新措施的实施,宣传普及要先行。连日来,崆峒区城市管理局主动转变角色定位,将“服务发展、保障民生”作为首要任务,组织执法人员深入各商圈、街区,主动“送政策上门”,挨个走访门店商铺发放宣传资料,面对面为商家答疑解惑,引导商家在确保规范有序、安全整洁的前提下,依规整齐张贴、悬挂广告、海报或功能性指示牌等,针对店招设置的个性化需求,现场指导摆放各类装饰性花篮美化门庭,打造门店“第二天际线”,进一步提升商业档次和吸引力。

为精准解决商铺小店的“急难愁盼”问题,城市管理部门有针对性地应时调整管理措施,允许周内在门前台阶上外摆商品,周末向人行道延伸1-2米外摆商品,既提高了辨识度,又增加了客流量,提升了销售额。小店店家是对政策感受最直观的群体,中心城区某沿街水果店老板阎万鹏对此赞不绝口。

商户阎万鹏说:“往年咱们的水果是不允许摆出门口的。今年咱们平凉的城管人性化执法,给我们的生意提供了大量的帮助,门口可以摆出来了,必须要摆规范、摆整齐,注意卫生,比往年的生意好了很多。(城市管理局工作人员)来了也比较热情,会帮忙搬东西。”

便民市场和地摊夜市是城市烟火气最直接的体现,热气腾腾的早市和喧哗热闹的夜市折射出城市经济活力与韧性。崆峒区着力在对接需求和精细管理上下功夫,打造“一街一策”经营场景,在广成路、双桥路等6条街路设置早市,南门十字、柳湖路等8条街路开放夜市,崆峒不夜城、金江广场开辟全天候疏导区,形成“早晚互补、全域联动”的消费矩阵,累计提供摊位2200多个,带动灵活就业4500余人,不仅激活了消费市场新活力,也为广大市民群众提供了诸多便利。

市民卢燕说:“我觉得这边挺好的,瓜果蔬菜也比较新鲜,每天早上到这来都感觉比较有烟火气,也特别热闹。(早市)品种比较齐全,价格亲民,我喜欢来这逛,买点菜,买点家里需要的。市场管理部门管理的比较好,不拥挤,也不堵车,挺好的。”

新举措的落实是对小微实体的精准“松绑”,但也容易带来“一放就乱”的隐忧,如何在“放”“管”之间找到平衡支点,是崆峒区在城市治理中的一道必答题。

区城市管理部门着力在优质服务上下功夫,对门头牌匾审核、新店开业宣传、商业促销活动审批等事项实行“线上申请+现场核验”并联办理,压缩审批时限,为广大商户扩大营销宣传开绿灯。同时,加大巡查监管频次,严查严管噪音扰民、占道经营影响交通等违法违规行为,让政策善意转化为发展暖意,为城市治理现代化书写更多“崆峒答案”。

崆峒区城市管理局党组成员、区环卫处主任郝红红说:“为优化营商环境,大力提振消费,区城管局转变工作理念,突出服务保障,制定出台了‘十允许·十不准’的惠民举措,在中心城区有序推动外摆经济、地摊经济、夜市经济等经济业态,适度放宽广告设置、商业宣传等审批管理,简化办事流程,提升服务效能,激发广大商户释放经营活力,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让管理更具‘人情味’,让城市更富‘烟火气’。”

(记者:胥蕾 朱越 编辑:兰雪荣 审核:牛栋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