崆峒区: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 打造矛盾化解“终点站”

  • 时间:2025-06-24 14:49
  • 浏览次数:
  • 来源:区融媒体中心
  • 字体: [ ] [ ] [ ]
  • 分享:

基层稳则全局安。近年来,崆峒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通过有效整合资源、下沉力量,着力将矛盾吸附在当地、化解在萌芽,为全区高质量发展营造了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也为群众幸福生活筑牢了坚实根基。

走进崆峒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接待大厅宽敞明亮、设施齐全,工作人员专注倾听、细致沟通;办事群众有序表达所需所求。一幅“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的和谐图景生动展现在眼前。

据了解,区综治中心严格按照矛盾纠纷化解法治化“路线图”和“七中心合一”思路,对3000余平方米空间进行了科学规划,分类设置了接待大厅、7个办事服务窗口和矛盾调解、仲裁公证、心理疏导等16个功能区。整合了常驻、轮驻、随驻的15家单位资源,汇聚了专业调解团队、法官、律师、心理咨询师等多方力量,真正为群众兑现“只进一扇门,解忧万家事”的承诺。

崆峒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副主任张国梁说:“今年以来,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区委关于主动创安、主动创稳的部署要求,探索实施总中心‘1234’规范化建设、实战化运行模式,统筹推进化解矛盾、防控风险、服务群众各项工作,为建设更高水平法治崆峒、平安崆峒提供坚实支撑。”

主动创安主动创稳的实践,在崆峒区各层级单位生根开花。在峡门乡创新制定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333工作机制”和“深访挖、情理法”六字调解法成效显著。重点培育的“老徐调解室”,如同解决群众烦心事的“专家门诊”。调解员们不仅化解矛盾,更主动上门入户,普及法律知识,弘扬和谐家风,引导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的发生。

峡门乡党委副书记、政法委员王少伟说:“整合优化资源力量,改造升级原有办公设施,建成普法工作室、信访接待室等10个功能室,打造集信访接待、多元调解、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司法救助、心理疏导、网格化服务于一体的综治服务中心,全面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达到了‘解民忧、纾民困、帮民难、暖民心’的目的,实现基层治理‘看得见、管得好、治理好’的目标 。”

下一步,崆峒区将继续紧盯“五零”目标,从严从细从实做好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各项工作,不断完善矛盾纠纷调解工作机制,加强信息汇聚收集力度,畅通群众诉求表达通道,努力将风险隐患化解在基层,把矛盾纠纷解决在诉前,让法治成为平安建设的坚实基石。

(记者:刘薇 杨卉 编辑:兰雪荣 审核:牛栋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