崆峒区:聚力蓝天保卫战 打造生态宜居城

  • 时间:2025-05-09 15:17
  • 浏览次数:
  • 来源:区融媒体中心
  • 字体: [ ] [ ] [ ]
  • 分享:

空气质量是民生幸福的晴雨表,关乎着每个人的健康。在崆峒区,一场以“天蓝、路净、家安”为理念的蓝天保卫战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从汽车尾气的减少到道路扬尘的抑制再到清洁取暖的应用,一幅清新宜居的生态画卷正徐徐展开。

在南山公园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公园旁,有一处大气污染防治检查点。执勤民警正对每一辆过往车辆进行检查,确保其合规行驶,以此减少尾气排放和交通拥堵。此外他们还向驾驶员开展现场普法,通过讲解“黑烟车”对空气质量的严重影响和逾期未检验、报废车上路带来的巨大危害,教育和引导广大车主自觉抵制驾驶“冒黑烟”车辆,共同为改善空气质量贡献力量。

崆峒公安分局交巡警大队三中队民警赵小铎说:“我们崆峒公安分局交巡警大队严格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和分局党委部署要求,紧紧围绕机动车尾气管控,科学部署、精准施策,全力加强国控点、城区主干道等路段交通高峰期疏导力度和车辆分流,减少因拥堵造成的尾气排放,持续推进中心城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稳定向前。”

沿着崆峒大道西段前行,一辆辆洒水车正在进行湿法作业。清水在压力作用下如细密的雨丝般喷洒而出,形成一道道美丽的水雾。洒水车沿着道路缓缓行驶,所到之处,灰尘被迅速打湿、沉降,原本干燥的路面变得湿润而洁净。车身两侧的喷水装置灵活地调整角度,确保道路两侧的绿化带和边角区域也能得到充分滋润。这种多车联合作业的方式,有效抑制了扬尘的产生。

区环卫处副主任张明景说:“今年以来,区环卫处持续加大设施投入,道路扬尘治理车辆达到32辆,采取‘扫、洗、喷、洒’多车联合作业的方式,全天候对中心城区及周边49条重点道路扬尘进行治理,对人行道进行人工清洗,沙尘天气后开展“洗城”行动,确保路见本色,空气常清。”

走进西郊街道民馨家园社区南环路安置区,一个个清洁取暖设备整齐排列,成为居民家中的一抹亮色。这些设备外观简洁大方,白色的外壳显得愈发干净。在这里,都将传统的小火炉换成了清洁取暖设备。据居民介绍,这些取暖设备不仅供暖效果好,而且不会产生传统煤炉的浓烟和灰尘,居住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

西郊街道南环路安置区居民李彦平说:“以前每年到冬天用煤取暖,房子到处都是煤灰,还总担心煤烟中毒。现在好了,政府推行清洁取暖改造,给我们补贴,用上了干净又安全的清洁能源。温度稳定不说,家里也干净整洁,真的感谢政府为咱老百姓办得这件大好事。”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崆峒区坚持科学治污、源头治污、依法治污,扎实开展道路扬尘污染防治、渣土运输监管等工作,全力守护“崆峒蓝”,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让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

(记者:兰彩云 编辑:兰雪荣 审核:牛栋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