崆峒区:深化文旅融合 打造全域旅游新高地

  • 时间:2025-08-12 11:48
  • 浏览次数:
  • 来源:区融媒体中心
  • 字体: [ ] [ ] [ ]
  • 分享:

近年来,崆峒区以文旅深度融合为引擎,以项目建设为支撑,以品牌活动为牵引,以乡村振兴为目标,充分发挥各乡镇独特的生态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全面拓展“旅游+”、“+旅游”的深度与广度,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在擦亮旅游品牌的同时,有力助推乡村振兴,奋力书写文旅赋能区域发展的新篇章。

麻武乡位于崆峒区南部山区,海拔2230米,植被茂密,生态良好。近年来,该乡的月明村、麻武村、城子村纷纷端起“生态碗”,成为市民避暑休闲的“打卡地”。

夏秋时节,在远离城市喧嚣的月明村,山峦沟峁间,村落别致,一步一画。雾漫庄园露营基地里,星空屋、咖啡厅、沙缦长廊等特色体验空间,装甲体验、山地越野、策马骑行等趣味游乐项目一应俱全。风景优美、资源禀赋使这里形成了“白天观景、夜晚露营”的业态矩阵。

同时,月明村还围绕“吃住行游购娱”等关键环节,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发展民宿餐饮、户外露营、自助烧烤、观光体验、运动休闲等文旅康养产业,增强乡村旅游体验感和吸引力,满足游客休闲度假新需求,全方位推动乡村旅游提质增效。

麻武乡月明村党支部书记李寅虎说:“今年以来,月明村聚焦创建3A级旅游景区目标,坚持以基础设施为基、文化内涵为魂、农旅融合为径、和美乡村为韵,统筹做好‘融合、优化、升级、夯基’四篇文章,聚力推动文旅康养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全面绘就‘山水赋能、农旅交融’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在城区南部山区的上杨乡,浓郁的绿意被薄雾环绕,满眼尽是“浮云不共此山齐,山霭苍苍雾转迷”的迷人景象。距城区15公里,泾河一级支流小岔河和上杨河由南向北横穿全乡,独特的河谷山峁地貌和温暖湿润的气候使这里四季分明、处处成景。

近年来,上杨乡紧扣“生态上杨·畅叙小岔”乡村旅游品牌,以文化为魂、生态为基,创新推出“文旅+”多元融合模式,串联“乡村游、研学游、科普游、中医游”精品线路,打造集食疗、药疗、氧疗于一体的康养胜地,推动生态养殖与文旅康养协同发展,实现产业增效与农民增收“双赢”。

随着“诗与远方”的触手可及,乡村旅游日渐受到了年轻人的热捧,在上杨乡小岔村,一处将乡村的自然生态魅力和充满新鲜元素的“营地经济”相结合,古朴别致的院落——河畔野町自主营地,成为了众多游客假日休闲度假的首选之地。

“河畔野町”自主营地四周环绕树木和溪流,空气清新,景色秀美,院内茅草八角亭古朴雅致,营地上下两层面积510平方米,均为砌体结构,设有多种风格的包间19个,配套建成绿化、亮化等附属设施。游客可围炉而坐,品尝火锅、咖啡、煮茶等美食,尽享休闲时光。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别具一格的就餐体验和优美的自然环境,河畔野町自主营地已经成为上杨乡文旅康养的新亮点。

小岔河畔野町自主营地负责人吴燕说:“这两年上杨乡小岔村的旅游业发展得非常好,我们这个基地自开业以来,生意也是非常火爆,我们主要经营的是围炉煮茶、火锅、柴火炖鸡等各种特色美食,同时,还吸纳了本村年轻人就近就业,不光带来了经济效益,还为本村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

目前,上杨乡已建成了“茶七酒八”康养民宿、上杨森林生态生活体验基地、上杨康旅综合服务中心暨南山耕读学苑、河畔野町自主营地等乡村旅游点,形成了文旅兴村、康养富村的发展新格局。

上杨乡小岔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焦琰淇说:“近年来,上杨乡深挖历史文脉与生态资源,以‘森林康养+旅游度假’为核心,构建全域文旅康养产业体系。重点打造‘茶七酒八’康养民宿、药王洞中医药养生堂、‘河畔野町’自主营地、林间·自然露营基地等特色项目,形成‘吃行游购娱养’全链条业态。通过文旅赋能乡村,实现‘一点一特色、一景一风情’的振兴新格局。”

(记者:郭丽 刘薇 编辑:王娜 审核:牛栋)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