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区工业和信息化工作要点

  • 时间:2021-04-10 16:08
  • 浏览次数:
  • 来源:区工信局
  • 字体: [ ] [ ] [ ]
  • 分享: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全区工业和信息化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按照区委四届十二次全体会议暨区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要求,抢抓“一带一”“中国制造2025”战略机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践行新发展理念,坚决按照区委“五个更加”的要求,坚持“改旧”与“育新”相结合,聚力“六稳”, 聚焦“六保”,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区战略,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紧盯全年目标任务,强化运行调度,全力抓建项目,主动招商引资,推动绿色发展,不断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确保全区工业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为谱写崆峒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以优异的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一、2021年主要预期目标

通过积极努力,工业经济主要指标保持合理区间,约束性指标控制在市上下达目标范围内,实现调速不减势,增量质更优。其中: 

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以上。

2)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 %以上

3)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水耗完成市上下达控制目标。

4)辖区工业企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5%。

5)培育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户以上。

6)工业重点领域安全生产无较大以上事故。

二、重点工作

(一)突出运行监测,推进工业经济平稳运行。坚持“稳”字当头,坚持常态监测与定向调控相结合,精准施策,分类指导,全面落实支持工业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推动工业经济稳定增长。一是强化经济运行调度。紧盯国家、省、市支持工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强宏观工业经济政策研究和分析,准确把握工业经济发展重点,全力抓好区属14户规上工业企业运行监测调度,鼓励支持重点企业加大生产。二是强化监测预警。严格实行周调度、月分析、季报告制度,强化监测预警,精准测算重点行业指标,对经济运行中出现苗头性、趋势性现象和特征及时预警,提出有针对性措施和意见建议,为区委、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三是强化结构调整加快传统制造业转型提升。加快实施中国制造2025崆峒区发展行动,开展装备制造和新型建材业智能化、绿色化、循环化改造培育壮大战略新兴产业大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清洁生产、数据信息等绿色生态产业和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以技术创新为支撑,推进重点工业产品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四是加强安全监管。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总体要求,进一步加强行业安全监管,落实企业主体安全责任,确保年内不发生安全生产事故,保障工业生产在安全稳定环境下平稳增长。

(二)突出项目统领,推进工业项目落地建设抢抓国家推进东西部扶贫协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历史机遇,坚持项目为纲,强化项目在产业开发中的支撑作用,争建并举、大小齐抓,突出项目的质量和效益一是抓好项目调度管理。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助推工业经济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着力点,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重点项目落地协调推进联席会议工作机制,加大协调服务,强化督查调度,全力实施好总投资13.9亿元的18个重点工业项目(续建3项,新开11项,前期4项),年内计划完成投资7.1亿元。重点抓好海创公司2×500吨/日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和100吨/日餐厨垃圾处理、秦能公司年产100万吨建筑石灰岩生产线提升改造、年产30万吨活性石灰生产线环保节能技改等重点项目建设进度。二是抓好项目谋划储备。围绕全区十四五工业经济规划的编制,以加快煤炭石油开发、轻工提升改造先进装备制造、清洁生产、数据信息、农产品精深加工业、新型建材、新能源开发与利用、中药种植加工业为重点,精心研究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指导协助企业开展项目前期调研论证工作,做好项目可研报告的编制、评审论证、包装策划等工作,谋划论证10个以上符合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市场前景好、增长潜力大、发展后劲足的重大项目三是抓好签约项目建设。充分发挥牵头抓总的作用,紧盯项目推进工作行事历,进一步加大协调服务工作力度,进一步靠实责任,加快签约项目落地开工,确保总投资30000万元的2×500吨/日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及100吨/日餐厨垃圾处理一期工程、总投资9746万元的平凉祁连山水泥有限公司年产240万吨骨料机制砂、总投资20000万元的甘肃润锋基公司年产1000万平方米高分子(非沥青)防水卷材和1.5万吨防水涂料扩建一期工程3个项目年内建成投产。力争总投资17080万元的甘肃雷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平凉分公司年产8万吨生物有机肥生产线、总投资7617万元的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理固(危)废弃物等2个项目尽快完成各项前期工作,力争年内全部落地开工建设。四是抓好招商引资工作。协同工业园区按照“共建共享”的原则,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推动工业经济发展的战略举措来抓,依托“民企陇上行”专项行动,充分发挥各类节会、商会、协会的平台作用,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采取领导招商、以商招商、产业招商、节会招商的方式,主动与国内大企业集团对接,引进落户一批资本运营型、科技导向型、文化创意型、规模经济型企业集团。年内力争组织开展四次外出招商引资活动,力争引进签约3个投资3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

突出“两化融合”,全力抓好信息产业发展。充分发挥信息化、大数据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的促进作用,全力加快全社会“信息化”建设推广应用步伐。一是深入推进信息建设。继续实施“宽带中国”战略,加大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积极配合做好三大运营商网络提速降费工作。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行动,加快改造提升通信塔站、光纤网络、5G网络、广电网络建设,力争实现高速宽带网络全覆盖。二是深入推进两化融合。深入贯彻落实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创新发展战略,加大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力度,推动新型工业化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发展。全力推进甘肃虹光电子有限责任公司无人机用微波源研发、甘肃物联通信科技工程有限公司教育示范区人工智能课程体系研发等信息化项目建设,将有线、无线技术与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融合发展。三是深入推进产业发展。围绕工业大数据、制造业“双创、智能制造合作等领域,积极开展智能制造工程和专项建设,鼓励推动重点企业采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数字化、智能装备升级改造,继续做好甘肃红峰、平凉海螺2户试点企业贯标评定工作。认真落实软件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大力发展智能制造、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等新业态,提升工业发展层次和水平。 

)突出污染防治推进绿色循环发展水平进一步树牢绿色发展理念,通过引入新技术、新管理、新模式,持续推进传统工业节能、低碳、清洁生产和资源循环利用,加快完善循环型工业和绿色制造体系,促进工业经济绿色低碳健康发展。持续抓好工业节能节水。全面落实市、区工业节能、节水工作目标任务,切实加强重点用能用水企业监管,完善企业能耗、水耗计量管理制度,实行动态管理和预警监控。深入开展工业节能监察,严格落实重点企业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制度,积极开展能效对标、用水定额对标活动,大力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支持企业加大节能节水技改投入。持续抓好绿色产业发展。严格落实国家产业政策,稳步推进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继续加大水泥、石灰砖瓦等产能过剩行业监管,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积极推广新能源、新技术使用,不断提高新能源汽车、甲醇汽车占比,着力推动工业经济绿色转型发展。同时,积极争取国、省工业转型升级专项支持,持续推进重点行业清洁生产,力支持平凉海螺水泥公司实施绿色化改造,积极创建省级绿色工厂。持续抓好工业污染防治攻坚。正确处理工业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关系,全面落实工业领域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工作任务,积极配合环保部门开展“散乱污”企业排查、分类和治理工作,继续开展涉气、涉水行业污染隐患摸底排查,切实掌握企业基本情况,加强监督管理,做好污染防范工作。四是持续抓好煤质管控工作。全面安排部署全煤炭经营及质量管理工作,加大对已关闭的煤炭经营摊点治理管控,严肃查处,彻底清除违法违规行为,构建规范有序的煤炭经营秩序。建立健全煤炭采购供应、质量保障、治安消防、安全管理、计量计价等各项管理制度及煤炭购销台帐,实现规范运行。不断完善城区和乡镇二级配送网点,提高配送覆盖率。

(五)创优发展环境,全力激发中小企业活力。充分发挥中小微企业在产业开发、结构调整、创业创新方面的支撑带动作用,完善政策,破除障碍,创优环境,着力激发微观主体活力。一是优化企业发展环境。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甘肃省促进中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等政策;通过产业政策培训、送政策入企下乡、微信群、QQ群等形式,打通惠企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进一步创优中小企业发展环境。督促相关部门落实中小企业扶持政策,细化支持中小微企业应对疫情、平稳健康发展措施,增强企业获得感二是完成清欠工作任务。按照国务院、省政府清欠工作要求,进一步推进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欠款工作,完成剩余欠款的清偿工作,对涉及疫情防控必需、生活必需、城市运行必需的中小企业欠款争取上半年清零;对欠款数额较大的拖欠主体实施挂牌督办。及时协调处理清欠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做好工作协调督促,确保完成清欠工作任务。三是增强企业发展活力。实施扶助小微企业专项行动,做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创业就业孵化基地的培育,积极协调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和问题,年内力争新增中小企业60户以上,推荐认定省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2户。不断健全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积极做好省级平台“提质”和市区平台“规范”工作,形成“一站式”高效、便捷服务能力为企业提供人才招聘、企业融资、法律援助、人才培训等服务活动。四是拓宽企业融资渠道。积极创新方式,搭建“政银企”+担保、保险、投资等合作平台,组织开展金融助推中小微企业融资对接活动,积极向金融机构推荐发布中小企业融资需求,有效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三、保障措施

(一)坚持政治统领。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深入实施党建统领“一强三创”行动,大力践行担当创新突破提升的工作总要求,牢固树立“无功即是过、不进就是退、平庸也是错”的思想,勇于担当作为,对委、政府部署的工作、定下的事情,不争论、不犹豫、不松劲,列出目标任务和责任清单,按照权责事项清单,明确时间进度和质量要求,切实履职尽责,不打折扣、不搞变通,坚决落实。

(二)强化协调服务。牢固树立“围绕企业转,有事马上办”的工作服务理念,要把服务项目、服务企业、服务产业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阵地前移、服务前移,在项目立项审批、证照办理、用地保障、融资服务等方面,主动服务,强化协调,切实做到盯办、领办、帮办,着力协调解决项目推进难题,全力加快推动项目建设步伐。

(三)创优发展环境。围绕产业培育壮大、经济运行监测、重大项目建设、中小企业成长等工作,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切实解决企业在技术、资金、人才及生产经营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持之以恒创优发展环境。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出台的一系列推动企业壮大、产业培育、工业发展的支持政策,全面推行“三集中、三到位”工作机制,通过项目支持、财税扶持、用地保障、收费减免、科技创新等方面优惠,切实营造企业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

)严格督查考核。进一步强化担当意识、责任意识,将职责范围内的各项工作任务牢牢抓在手上,时时扛在肩上,切实做到底子清、情况明。严格落实工业发展月调度、季通报、半年督查、年终考核工作制度,进一步强化督查调度,强化对重点工作、重大项目的跟踪问效,任务有欠账的进行认真分析,查找原因,制订对策,落实措施,以考核促工作、促落实,促进全年各项指标的全面完成。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