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市崆峒区2020年贫困户暖棚牛舍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 时间:2021-04-11 10:58
  • 浏览次数:
  • 来源:花所乡
  • 字体: [ ] [ ] [ ]
  • 分享:

为了加快产业脱贫步伐,确保贫困人口稳定持续增收,如期脱贫。根据《平凉市崆峒区加快牛产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崆办发〔2017〕200号)、崆峒区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崆峒区财政局文件要求,结合全区贫困户肉牛产业发展现状,在与乡镇认真对接,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现就崆峒区贫困户暖棚牛舍建设项目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项目实施原则

根据贫困户产业发展意愿,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实行精准化扶持,逐户对接落实产业发展计划,逐户制定帮扶措施,发展以牛为主的草食畜牧产业。推动扶贫开发由“输血式”、“被动式”向“造血式”和“参与式”转变,确保贫困人口稳定持续增收,如期脱贫,有效提升全区扶贫开发工作质量和效益。

二、项目实施内容

1.建设内容及补贴标准:建档立卡贫困户每户新建砖混结构标准化暖棚牛舍35平方米以上,补贴资金1万元。

2.补贴报账注意事项

1)根据省、市安排,到户补助资金务必于2020年6月15日前通过“一折通”兑付到户,对建设进度缓慢、报账不及时导致的扶贫资金支出进度滞后的乡镇,责任自负。

2)项目实施享受对象报账实行属地管理,在户籍所在乡镇必须持有本人“一折通”。

3)“四有人员” 不在此次补贴范围:即领取财政工资的村支书、村主任、村文书;有办理企业的; 家中有5万元以上消费型小轿车的;在外有购买商品房的。

4)要严格落实资金项目公开公示制度要求,做好乡、村两级公告公示,主动接受各方面监督。

三、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通过扶持贫困户新建暖棚牛舍,改善贫困户肉牛养殖设施,增加肉牛存栏和经济收入。 

2.社会效益。贫困户暖棚牛舍建设项目立足区情现状,从实际情况出发,主要解决贫困村、贫困户缺资金、少技术、无设施等客观存在的问题。通过扶持,发展贫困户修建暖棚牛舍,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达到脱贫致富目的。

四、保障措施

1.项目管理办法。各乡镇要将贫困户暖棚牛舍建设项目管理工作真正抓在手上,认真做好扶贫对象识别、项目资金管理、措施到户、脱贫成效“四个精准”,确保贫困户真正受益。

1)作为项目实施责任单位,各乡镇要成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认真制定好项目实施方案、项目行事历和项目管理办法,发挥驻村工作队的作用,将项目工作抓好、抓实;要严格按照项目建设要求和标准,保质保量完成项目建设任务,按期完成报账和资料整理、汇总及上报工作。

2)各乡镇要严把项目质量关,建设中遇到疑难问题,要及时汇报相关部门加以解决。项目建设完成,乡镇初验合格后,要及时书面汇报区畜牧兽医局,会同相关部门统一验收。按项目管理办法及时进行报账,实现扶持一户,见效一户、脱贫一户的预期目标。对不符合建设程序、擅自变更建设内容和标准、完不成建设任务的贫困户,要限期整改,终止合同,追究责任。

3)区畜牧技术服务中心、各乡镇畜牧兽医站要积极配合各乡镇全力抓好技术培训、技术指导等服务保障工作,切实做到帮扶措施、技术服务、效益惠及“三到户”,使贫困户真正受益。

2.项目资金兑付办法。按照《崆峒区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管理办法》,贫困户暖棚牛舍建设项目实行财务报账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项目建设任务完成后,验收通过后,补助资金通过“一折通”直接兑付到户。各乡镇要全面落实项目公开公示制度,对项目户、项目名称、投资来源、建设内容、完成时限等内容,要在村务公开栏进行公告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3.项目考核办法。区上已将贫困户暖棚牛舍建设项目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对项目实施工作突出、减贫效果明显的乡镇和部门将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工作重视不够、推进不力的乡镇和部门将进行严格的问责。因此,各乡镇、各有关部门一定高度重视,用实际行动和工作成绩,真正将贫困户暖棚牛舍建设项目抓出水平、抓出质量、抓出效果,为全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做出贡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