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平凉市崆峒区委办公室 平凉市崆峒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平凉市崆峒区“项目攻坚突破年”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街道党(工)委和人民政府(办事处),区委各部委,区级国家机关及各部门,各人民团体:
《平凉市崆峒区“项目攻坚突破年”活动实施方案》已经区委、区政府同意,现予以印发,请严格遵照执行。
中共平凉市崆峒区委办公室
平凉市崆峒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年2月14日
平凉市崆峒区“项目攻坚突破年”活动实施方案
为深入开展“三抓三促”行动,赋能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根据《平凉市“项目攻坚突破年”活动实施方案》,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贯彻国家和省、市促进经济稳中有进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决策,全面落实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市委五届六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区委五届七次全体会议暨区委经济工作会议各项要求,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把稳投资作为当前稳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用足用好政策红利,坚持“抓行业首先抓项目、管行业必须管投资”,扎实深入开展“项目攻坚突破年”活动,落实落细项目“4+2”管理机制,以大项目支撑大发展,充分调动全区上下抓项目促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持续掀起抓项目、促投资、增动能的热潮,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二、主要目标
以扩大有效投资为核心,紧盯项目开(复)工率、投资完成率、资金到位率、按期竣工率等关键指标,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力争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以上,完成投资121.2亿元以上。坚持外引内培抓招商,跟踪盯紧促落地,全年实施招商引资项目40项以上,省外到位资金增长25%以上。加快推进数据资源整合和开放共享,对区级要素资源进行统一调配,推动各类资源要素向重点产业链集聚、向重点建设项目倾斜,实现服务保障更优、项目建设更快。
三、重点任务
(一)打好清单项目建设攻坚突破战
1.抓前期争开工。聚焦101个重点前期项目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可研审批(核准、备案)、环境影响评价、建设用地审批、招投标、施工许可证核发等要件办理,紧盯时间节点挂图作战,倒排工期,跟踪调度,定期通报,压茬推进。确保海螺水泥公司风电制氢综合利用、慧捷矿山机械制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带、乡镇农产批发市场、平凉市第二人民医院门急诊医技住院综合楼、老年养护院等26个项目,上半年完成前期手续办理、具备开工建设条件;乾元宏石公司尾矿综合利用项目、白庙电灌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崆峒大道海绵化改造等30个项目年内完成前期工作;祁连山公司日产5000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崆峒水库改扩建等45个项目完成年度目标任务。(责任单位:区直各行业主管部门、各项目责任单位)
2.抓续建稳增长。聚焦44个续建项目,强化人、财、物全面协调调度机制,全力保障复工需求,逐月排定投资计划,确定实物工程量,确保安国净水厂、泾河川万亩现代农业产业园、冷链物流园基地、西三里塬片区棚户区改造安置楼、S216线彭阳至上关公路改建、大寨乡150兆瓦农光互补光伏发电等16个项目2月底前全面复工建设,玄鹤小学、碧桂园文景台等28个项目3月中旬前全部复工。全力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建成笃信公司年产40万吨新型节能环保石灰生产线、丰收路泾河大桥南侧引线道路改造及泾河大道向西延伸、彭阳至大桥村高速公路(崆峒段)、平凉鑫新生态农庄综合示范园(海寨沟旅游度假区)、新河湾小学等36个项目,充分发挥项目建设对拉动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责任单位:区直各行业主管部门、各项目责任单位)
3.抓新开强投资。聚焦177个计划新开工项目,抽调行业部门业务骨干,组建项目审批攻坚专班,集中利用15天时间,全面梳理项目前期手续办理过程中存在的堵点、难点问题,按领域、按类别交办相关要素保障部门,限期办结。坚持能动就动、能快就快、能多就多的原则,确保投资量应投尽投、工作量到点到位、实物量达标达效。融硕建材公司年产30万吨环保节能活性石灰生产线、麻武水库、2023年度老旧小区改造、平华一级路口至四十里铺段公路改建、甘沟桥危桥改造、峡门100兆瓦农光互补光伏发电等99个项目一季度完成所有前期手续,具备开工条件;新世纪建材公司年产60万吨环保石灰窑节能技改、四十里铺镇蔬菜精深加工、泾河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等剩余78个项目上半年全部开工建设。(责任单位:区直各行业主管部门、各项目责任单位)
4.抓招引促落地。建立高位化调度、集成化作战、扁平化协调、一体化办理工作模式,3月底前编制完成产业招商图谱和政策清单,制作高水平的招商引资宣传片,建立招商项目库、目标企业库、企业家资源库。以九大重点产业链为主攻方向,强化项目招引“链式思维”,聚焦“三类500强”企业和国内重点产业转移区域,精心谋划筹备各类招商活动,全面提升项目招引质效。全年实施招商引资项目40项以上,省外到位资金增长25%以上;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和九大产业链牵头部门年内外出招商4次以上,每个产业链年内至少引进落地2个亿元以上项目;第29届兰洽会筹备签约项目50亿元以上,年内至少开工建设50%的签约项目。(责任单位:区招商局、区直各相关部门)
5.抓筹资保重点。聚焦中省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行业领域专项资金、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等资金争取渠道,各行业部门要精准谋划项目,做深做实前期,对储备的56个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33个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要建立常态化对接争取机制,积极上门到省直厅局、市级业务部门汇报衔接、跟踪对接,千方百计争取资金支持,力争中省预算内投资、专项债券资金到位额度高于上年,各行业领域争取项目资金高于全市平均水平。财政部门每季度对项目资金争取情况向区委、区政府汇报,并在全区通报。(责任单位:区财政局、区直相关部门)
(二)打好产业项目延链补链强链攻坚突破战
坚持把重点产业链建设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千方百计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精准发力延链补链强链,全力推动重点产业强筋壮骨,全年计划推进重点产业链项目180项(续建23项、新建110项、前期47项),总投资199.9亿元,当年计划完成投资49.8亿元。
1.平凉红牛产业链13项(新建12项、前期1项),总投资3.04亿元,当年计划投资3亿元,加快推进平凉红牛文化展示中心建设项目前期进度,全面建成年产500吨酱卤肉及牛肉副产品中央厨房、平凉红牛牛骨胶原蛋白肽生产线升级改造、2023年肉牛养殖场(小区)、大秦乡梁西村承丰饲草加工配送中心等12个项目。(责任单位:区畜牧兽医中心、各项目责任单位)
2.绿色建材产业链14项(续建2项、新建9项、前期3项),总投资27.03亿元,当年计划投资4.83亿元。加快推进祁连山公司日产5000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等3个项目前期进度,全面建成年产100万平方米海绵城市研发产品生产线、海螺水泥公司1#/2#线SCR脱硝技术改造等10个项目,年产60万吨环保石灰窑节能技改项目完成年度目标任务。(责任单位:区工信局、各项目责任单位)
3.设施蔬菜产业链10项(续建2项、新建7项、前期1项),总投资11.7亿元,当年计划投资4.1亿元。加快推进崆峒区乡镇农产批发市场建设项目前期进度,全面建成崆峒区农产品集配前置仓、果园路便民市场等7个项目,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泾河川万亩现代农业产业园2个项目完成年度目标任务。(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局、各项目责任单位)
4.新兴能源产业链25项(续建1项、新建15项、前期9项),总投资95.07亿元,当年计划投资22.04亿元。加快推进海螺水泥公司风电制氢综合利用示范、麻武-峡门乡200兆瓦山地风电等9个项目前期进度,全面建成100兆瓦风电、中心城区天然气管网等13个项目,平高智联中心城区充电桩、光伏农业有机耦合的中草药种植和中药材加工等3个项目完成年度目标任务。(责任单位:区发展改革局、各项目责任单位)
5.文旅康养产业链29项(续建5项、新建12项、前期12项),总投资11.14亿元,当年计划投资1.08亿元。加快推进泾河北路全民健身步道、崆峒区老年养护院等12个项目前期进度,全面建成白庙中心敬老院、平东工委纪念馆改造提升等13个项目,小岔村生态旅游示范村二期、平凉城区街头口袋公园等4个项目完成年度目标任务。(责任单位:区文旅局、各项目责任单位)
6.生态环保产业链55项(续建7项、新建34项、前期14项),总投资24.61亿元,当年计划投资10.35亿元。加快推进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带等14个项目前期进度,全面建成年产1000吨活性炭加工生产线、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巩固提升等36个项目,陇中地区生态保护和修复、麻武水库等5个项目完成年度目标任务。(责任单位:区生态环境分局、各项目责任单位)
7.优质果品产业链11项(续建4项、新建7项),总投资11.4亿元,当年计划投资2.13亿元。冷链物流园基地、上杨乡1000亩四季水果七彩果园、四十里铺镇泾河川万亩西瓜种植基地等4个续建和7个新建全部建成。(责任单位:区林草局、各项目责任单位)
8.中医中药产业链12项(续建2项、新建4项、前期6项),总投资11.05亿元,当年计划投资0.3亿元。加快推进第二人民医院门急诊医技住院综合楼、医疗机构更新改造医疗设备等6个项目前期进度,全面建成花所镇信河村甜叶菊中药材种植基地、崆峒国医馆等4个项目,万亩道地药材种植、铸康中药饮片有限公司中药饮片生产线技术升级改造2个项目完成年度目标任务。(责任单位:区卫健局、各项目责任单位)
9.智能制造产业链11项(新建10项、前期1项),总投资4.95亿元,当年计划投资1.95亿元。完成天宇机械公司智能化矿用机械设备生产线研发,全面建成红峰机械公司创新提升、圣梯贸易公司农贸通外贸综合服务平台、铁塔公司5G网络深度覆盖等10个项目。(责任单位:区工信局、各项目责任单位)
(三)打好项目谋划储备攻坚突破战
1.加强政策推送。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强与国家和省市对口部门的汇报衔接,动态掌握国省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及规划信息、工作动态,每月20日前形成政策快讯,送区“项目攻坚突破年”工作专班办公室,梳理汇总后印发,指导全区项目谋划工作。(责任单位:区直各行业主管部门)
2.提升谋划能力。发改、财政等部门要主动邀请省市相关部门、第三方机构、智库专家等“外脑”力量,定期举办项目谋划培训班,从政策解读、策划包装、资金争取、项目监管等方面,进行全流程实操培训,提升各项目责任单位认识项目、把握项目、谋划项目、管理项目的能力。(责任单位:区发展改革局、区财政局)
3.加大转化力度。按照“建成投产一批、开工建设一批、前期推进一批、谋划储备一批”的原则,结合行业工作实际,加快储备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年内50%以上的储备项目完成前期工作,明年上半年所有储备项目完成前期、具备开工条件。及时将完成前期工作的储备项目补充到新开工项目清单,力争年内储备项目转化为新开工项目达到20%。同时,每2个月对项目储备库进行调度更新,清理出库一批“僵尸”项目,并根据国省最新政策变化,谋划增补一批优质项目,确保项目储备数量、投资额度动态增长。(责任单位:区直各行业主管部门)
(四)打好项目调度管理攻坚突破战
1.实行分层分级调度。严格落实“抓行业首先抓项目、管行业必须管投资”的项目调度管理新模式,全面推行“月调度、月分析、月通报”制度,各行业主管部门每月20日前,对纳入全区重点建设项目计划的本行业项目当月开复工、形象进度、投资完成、入库统计等情况进行调度,22日前将调度结果汇报区政府分管领导,并抄送区“项目攻坚突破年”工作专班办公室。区政府分管领导通过项目例会、现场办公等方式,及时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存在的选址、设计、审批、资金等具体问题,对涉及部门多、协调难度大的重大项目及重点事项,提请区委、区政府专题调度。(责任单位:区直各行业主管部门)
2.强化项目入库统计。统计和各行业主管部门对辖区内所有投资500万元以上,符合入库统计条件的在建项目,建立跟踪包保机制,按月深入项目现场,了解掌握实物工程量,指导帮助项目责任单位按照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制度要求,紧扣资料审核、项目入库、投资报送的各个时间节点,及时做好项目入库和投资数据报送等工作。做到上报的数据有支撑、可查询,确保所有辖区内形成的固定资产投资都能够及时纳统、应统尽统。统计部门按月通报各行业领域项目入库、投资入统上报情况,为各行业抓项目促投资提供参考依据。(责任单位:区统计局、区直各行业主管部门)
3.定期开展项目复盘。各行业主管部门每季度对本行业重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系统评估、全面复盘,及时研究解决项目建设和前期推进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对前期进展迟缓、不能按期开工的新建项目和投资完成、形象进度严重滞后的续建项目,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在确保投资总量不减的原则下,从储备项目中筛选递补新增项目,确保不影响全区投资总体盘子。(责任单位:区直各行业主管部门)
4.及时晾晒工作成绩。健全完善信息反馈、通报制度,建立项目“红、黄、绿”预警机制,每月25日前区“项目攻坚突破年”工作专班办公室按照各行业主管部门调度结果,分类作出预警。发改、统计等综合部门及责任部门要及时预警、通报重点工作、重点项目进展情况,招商引资资金到位情况、项目资金争取情况,以“红黑榜”形式每月晾晒成绩单。(责任单位:区发展改革局、区统计局、区直各行业主管部门)
(五)打好项目要素保障攻坚突破战
1.加强用地保障。区自然资源分局要建立土地要素保障会商协调机制,加强用地计划与项目计划的联动,及时研究解决投资清单项目建设用地问题。对项目审批攻坚专班交办的用地问题,自然资源部门要在3个工作日内按照层级进行分类,区级层面可以解决的用地事项,及时督促项目单位提交资料,15个工作日内办结;需市级审批的用地事项,及时上报、驻守盯办、跟踪推进,确保项目用地问题尽快解决到位,保障项目早开工、快建设、早投产。(责任单位:区自然资源分局)
2.强化水资源保障。实施水资源瓶颈破解行动,配合推进崆峒水库改扩建、后峡水库前期,抓好白杨林水库、麻武水库、韩家沟水厂供水工程二期建设。持续强化地下水综合治理水源保护,高标准实施海绵城市建设项目,提高中水回用率,促进水资源循环利用。(责任单位:区水务局、区住建局)
3.提升平台融资能力。加强与金融机构对接沟通,开展多形式政银企对接活动,引导金融机构优先支持重大项目建设。支持项目单位通过发行债券等方式进行直接融资。加快完善扶持民间投资发展政策体系,定期推介发布民间资本能够参与的重大项目,吸引社会资本以多种途径和方式介入重大项目投资建设。(责任部门:区财政局、区发展改革局、区政府金融办)
4.加快产业园建设。按照《平凉市崆峒区推进企业投资工业项目“标准地”改革实施细则》相关要求,强化“要素跟着项目走”保障机制,推动项目实现“拿地即开工”,聚力打造峡门绿色建材产业园,做好“七通一平”基础配套,加快“标准地”出让,健全“区域评估”制度,完善物流、科技、要素、生活服务配套设施,增强园区承载力、吸附力和综合服务能力。(责任单位:区工信局、区自然资源分局、区直相关部门)
5.强化项目服务保障。制定更加优惠、更具吸引力的招商引资政策,组建专业化招商团队,积极开展点对点招商、填空招商、以商招商。对已确定合作的项目,实行“管家+保姆”式帮办代办服务,进一步提高项目落地率。研究制定承接产业转移的具体方案,明确项目落地的具体标准,“一企一策”制定措施,想方设法盘活停产、半停产工业闲置资产。(责任单位:区招商局、区工信局、区直相关部门)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牵头抓总,分管领导担任召集人、各副区长担任副召集人、区直相关部门为成员的项目攻坚突破年工作专班,总体协调推进各项攻坚突破措施落实落地。抽调成员单位业务骨干,组建工作专班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发展改革局,具体承担攻坚突破年各项工作任务,确保各项工作高效有序推进。
(二)压实工作责任。工作专班办公室要切实扛牢主体责任,周密安排部署,精心组织实施。各责任单位要认真履行工作职责,积极主动作为,对标工作任务、目标要求,一项一项抓推进、一件一件抓落实。各乡(镇)政府、区直行业主管部门要实行“挂图作战”,制定“时间表”和“路线图”,将各项任务逐一量化分解,一对一做好项目协调指导和跟踪服务。
(三)强化督查考核。工作专班办公室要充分发挥牵头抓总、统筹协调、督促指导作用,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四不两直”等办法,每季度开展一次专项督查,督进度、督成效,查问题、查作风,形成“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督着一级办”的落实机制。区纪委监委要加大常规督查、随机抽查和暗访核查力度,对项目攻坚突破年活动中的履职尽责情况进行跟踪督查,强化监督执纪。同时,对项目推进有力、谋划储备质量高、落地建设快、效益发挥好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对攻坚突破年活动推进落实不力、未按时限完成任务的单位和相关责任人进行问责。
(四)加强舆论宣传。各级各部门要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广泛利用广播、电视、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新闻媒体以及其他多种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宣传项目建设工作。区融媒体中心对项目建设攻坚突破年活动中涌现的先进典型进行深度挖掘报道,对特别重大和标志性项目要进行连续性深度宣传,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正向引导作用,营造全区上下齐心协力攻坚突破,推进项目建设的浓厚氛围。
附件:平凉市崆峒区“项目攻坚突破年”工作专班
附件
平凉市崆峒区“项目攻坚突破年”工作专班
为深入推动全区“项目攻坚突破年”活动落实落地,坚决破除影响和制约项目建设的突出问题,努力扩大有效投资、补齐发展短板弱项,推动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经研究,决定成立全区项目攻坚突破年工作专班(以下简称“工作专班”)。现将工作专班组成人员通知如下:
召集人:孟庆辉 区委副书记
樊对对 区委常委、区政府常务副区长
副召集人:马瀚铎 区委常委、区政府副区长
郭 凯 区委常委、区政府副区长
罗彦鹏 区政府副区长
李世虎 区政府副区长、区公安分局局长
万红艳 区政府副区长
成 员:秦在为 区法院常务副院长
周梅生 区检察院常务副检察长
张宏勇 区教育局局长
陈方荣 区执法局局长
周 勇 区自然资源分局局长
兰 波 区纪委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书记、区监委副主任
王亚平 区大数据中心主任
杨喜平 区发展改革局局长
邢永忠 区科技局局长
秦勇臣 区工信局局长
周海君 区民政局局长
李长鸿 区财政局局长
安正涛 区人社局局长
李 磊 区住建局局长
王颖杰 区交通运输局局长
党等明 区水务局局长
朱建民 区农业农村局局长
窦小鹏 区商务局局长
许克卓 区文旅局局长
李晓瑞 区卫健局局长
吕国春 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
张国辉 区应急管理局局长
郭亚军 区林草局局长
刘志明 区市场监管局局长
何国栋 区统计局局长
冶振宣 区乡村振兴局局长
赵文平 区金融办主任
张 俊 区生态环境分局局长
李金省 区公安分局副局长
张兴武 区司法局副局长
杨天荣 区审计局副局长
剡晓峰 区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
朱洪力 区畜牧兽医中心主任
安建业 区政务服务中心主任
朱维斌 区招商局局长
袁忠利 区融媒体中心主任
秦生成 区残联理事长
工作专班办公室设在区发展改革局,负责统筹协调全区项目攻坚突破年总体工作,协调推动各项任务落实,杨喜平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各成员单位要结合部门职责,根据全区“项目攻坚突破年”活动实施方案,抓好本行业项目建设,推动各项工作任务落实。根据工作需要,工作专班办公室从各成员单位临时抽调工作人员集中办公。
专班成员如有变动,报请召集人同意后,由接任工作的同志替补,不另行文。
相关链接:《平凉市崆峒区“项目攻坚突破年”活动实施方案》政策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