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6208001003/2019-03348
  • 主题分类:
  • 发文机关:区政府办
  • 成文日期:2019-03-19
  • 发文字号:区政办发〔2019〕46号
  • 发布日期:2019-03-19
  • 有  效  性:
  • 标       题:关于印发平凉市崆峒区治理车辆超限超载联合执法常态化制度化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 内容概述:

关于印发平凉市崆峒区治理车辆超限超载联合执法常态化制度化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 时间:2019-03-19 00:00
  • 来源:区政府办
  • 字体: [ ] [ ] [ ]
  • 收藏
  • 分享:

区政府各有关部门: 

《平凉市崆峒区治理车辆超限超载联合执法常态化制度化工作实施方案》已经区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平凉市崆峒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9年3月19日 

平凉市崆峒区治理车辆超限超载联合执法 

常态化制度化工作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规范公路治超检查和处罚行为,优化道路运输环境,根据市政府办《关于切实加强违法超限超载货运车辆的通知》(平政办发〔2018〕136号)要求,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市决策部署,以服务交通运输发展、维护社会公共安全和人民群众利益为目标,以杜绝多头执法和重复罚款为重点,创新工作机制,规范执法流程,提高执法效能,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为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人民群众出行提供更加安全高效的服务保障。 

二、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治理车辆超限超载联合执法制度化常态化工作,货运车辆非法超限超载势头得到有效遏制,源头监管措施得到有效落实,路面执法措施更加有力,非法营运、乱停乱放等违法行为明显消除,交通运输环境明显改善,运输车辆扬尘、抛洒物污染公路问题得到有效杜绝,道路交通事故大幅降低,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三、组织领导  

为切实加强我区治理车辆超限超载联合执法制度化常态化工作的组织领导,区政府决定成立平凉市崆峒区治理车辆超限超载联合执法制度化常态化工作领导小组,具体组成人员如下: 

组  长:程发才  区政府副区长 

副组长:汝怀学  区交通运输局局长 

王瑞卿  区公安分局副局长 

成  员:廉勇刚  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 

罗永宏  区工信局局长 

王茂林  崆峒道路运输管理局局长 

张卫军  崆峒公路路政执法管理所所长 

冯耀华  区交通运输局副局长 

薛珍宝  区公安分局交警大队大队长 

康杰成  区公路路政管理大队队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交通运输局,冯耀华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督促检查、协调指导治理车辆超限超载联合执法制度化常态化工作。 

四、职责分工 

区公安分局:负责加强货车注册登记和检验,禁止非法和违规车辆登记使用,积极开展道路查纠,对非法改装货车依法处罚并责令恢复原状。加大对货运车辆伪造、变造机动车号牌或使用其他机动车号牌等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负责指挥引导车辆到超限检测站点接受检测,崆峒路政执法所和区交通运输局(路政大队)负责实施称重。对经检测确认违法超限超载的车辆,由崆峒路政执法所和区交通运输局(路政大队)监督消除违法行为,区交警大队依据路政管理单位开具的称重和卸载单,依法进行罚款、记分。区交警大队在进行罚款、记分处罚时,应以附件所列标准计算超载比例,不得擅自降低处罚标准,并将处理结果(在7个工作日内)通报其他联合执法协作单位。对冲闯公路站点、拒检、借故堵塞车道、损坏相关设施设备等违法行为要加大处罚整治力度。建立突出违法行为登记台账,研究制定针对性整治方案,从严查处和打击超限超载违法行为。对暴力抗法、殴打工作人员、损坏相关设施设备等严重违法行为,要依法及时追究处理。对因超限超载发生事故,致人伤亡或者造成公路桥梁垮塌等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构成犯罪的,要坚决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区交通运输局、崆峒公路路政执法所:负责协调设置治超联合执法场所。在国省干线公路重点路段312线原西收费站处和省道S203四十里镇马峪口处设置两个固定超限检测站,在峡门运输专线或平华公路原收费站、312线过境(曹湾村)段等主要节点设置流动检查点。固定检测站设置要符合检测规范标准,称重检测设备、卸载车辆存放场地等设施齐全。对交警引导进入检测站点的车辆进行检测,确认未超过规定限载标准的车辆,直接予以放行;超过规定限载标准1吨以内的,予以警告后放行。对经检测确认超限超载运输的车辆,暂扣货运车辆道路运输证和从业人员资格证,责令并监督超限超载车辆现场消除违法状态。检测单(过磅单)由驾驶员签字确认,加盖超限检测站公章后交由交警部门依据称重和卸载单载明的超载比例,依法作出处罚,并将处罚信息抄送崆峒运管局或车籍所在地道路运输管理机构,严格实施“一超四罚”。 

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负责加强对货运车辆强制性产品认证的监督管理。加强对非法改装、拼装汽车企业的依法监管,加强对流通环节销售非法改装、拼装不合格车辆行为依法查处。对货运车辆改装及销售企业进行国家安全技术标准和机动车成品质量检验,对不合格机动车出厂销售的,以及未获强制性产品认证出厂销售的,依法予以处罚。 

区工信局:负责区内矿厂、水泥厂、砂石料厂等涉运企业摸底排查,组织企业开展相关法律法规宣传学习,建立货运源头监管信息系统,引导货运源头企业安装使用称重设备,严格执行货运车辆标准化规范化装载;采取执法人员驻点、巡查、视频监控等方式,加强重点货运源头单位货物装载工作的监管。建立企业监管台帐,完善制定相关的监管制度和措施,压实企业源头车辆超限超载装载运输责任,对违法违规超限超载装载的企业要依法依规进行处罚,并追究当事企业负责人的相关责任,杜绝违法超限超载车辆出场(厂)上路。 

崆峒道路运输管理局:负责对区内运输企业摸底排查,组织运输企业开展道路运输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学习,建立运输车辆信息管理台帐,对运输车辆状况实时监控。依法查处非法经营、无证经营、超范围经营、违法拼装、改装和承修报废车等违法行为。指派专人进驻企业排查清理私自非法改装运输车辆,督促企业限期将非法私改车辆整改到位。货运车辆恢复出厂标准合格率(拆除私自改装的加高马槽或栏板)达100%。对未按期整改到位的企业要加大处罚力度,情节严重的应吊销其经营许可证。严格落实“一超四罚”,即:公安交警部门对违法超限超载行为实施处罚后,运管部门要按照《公路安全保护条例》的规定,对1年内违法超限运输超过3次的货运车辆和货运车辆驾驶人,1年内违法超限运输的货运车辆超过本单位货运车辆总数10%的运输企业实施处罚,并按照《道路运输条例》的规定,对货运场所经营者实施处罚。同时,将车辆及企业违法信息纳入信用信息系统,依法实施惩戒。 

五、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开展治理超限超载联合执法工作,既是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政策规定和部署要求的务实举措,也是规范治超执法检查和处罚行为,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各级各有关部门务必高度重视,切实把治理超限超载联合执法制度化常态化工作落到实处,做到常抓不懈,抓好抓实、一抓到底,结合实际将各项措施、责任、要求再细化、再明确,确保执行规定不走样、工作成效有保障。 

(二)明确职责,密切配合。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高度重视联合执法工作,实行“一把手”负责制,靠前指挥;各分管领导要将此项工作抓在手上,放在心上,具体实施,真正做到任务到岗、责任到人、组织有序、高效开展。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做到职责分工明确,协作配合密切,形成推动治理联合执法工作的强大合力,坚决杜绝出现相互推诿、敷衍应付和出工不出力、出力没效率的问题发生。 

(三)严格执法,长效管理。各成员单位要抽组业务能力过硬、工作责任心强的执法人员,充实联合执法队伍。各单位将参加联合执法人员名单报送领导小组,由领导小组统一安排部署。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制定联合执法工作管理制度、工作职责、执法程序、处罚标准等相关规定及流程。在联合执法办公场所设置监督岗,实行执法人员上岗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做到严格公正执法。联合执法工作要始终保持严查严管的高压态势,出重拳、下硬手,从严从重从快打击各类违法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曝光一起,该吊销证照的要坚决吊销,该拘留的要坚决依法拘留,确保治理工作取得实效。 

(四)强化督查,跟踪问责。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及时收集掌握各执法单位的工作动态,详细了解实际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时汇报研究解决。区上将定期不定期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对督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工作执行不力、推诿扯皮、工作不实、行动敷衍的单位或个人将进行通报;对治理不力,不能按期完成治理工作任务的单位或责任人将严肃追责问责;对治理不到位,因车辆超限超载造成交通运输安全事故的,按照职责分工,追究相关部门责任,情节严重构成渎职行为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政策解读:关于《平凉市崆峒区治理车辆超限超载联合执法常态化工作制度化实施方案》的政策解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