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市崆峒区2021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及2022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 时间:2021-11-26 17:35
  • 浏览次数:
  • 字体: [ ] [ ] [ ]
  • 分享:

平凉市崆峒区2021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及

2022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20211118日在平凉市崆峒区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

次会议上

 

平凉市崆峒区财政局局长   李长鸿

 

各位代表:

我受区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2021年全区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提出2022年全区财政预算(草案),请予以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2021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21年,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和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区财政工作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区委四届十二次全体会议暨区委经济工作会议、十八届人大六次会议精神,紧紧围绕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工作总目标,坚持稳中求进、稳中提质、稳中增效的总基调,统筹做好各项保障工作,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全区财政运行平稳,执行良好。

(一)一般公共预算(见附件1

1.收支情况。截至10月底,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56736万元,占预期的83.9%,同口径增长18.6%,其中:税务部门完成45609万元,占预期的82.9%,同比增长18%;财政部门完成11127万元,占预期的88.3%,同比下降32.2%。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276334万元,占支出指标的76%,同比增长2.9%

预计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67600万元,占预算的100%,同口径增长9%。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339474万元,占支出指标的91.5%,同比下降4%

2.收支平衡情况。预计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376456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7600万元,返还性收入7903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118029万元,专项转移支付收入138000万元,一般债券4700万元,调入资金40224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376456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39474万元,上解支出4011万元,结转下年支出31500万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471万元,收支相抵实现平衡。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见附件2

截至10月底,全区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11857万元,占预算的247%,同比增长1304.9%;政府性基金支出完成128489万元,占调整预算的99.3%,同比增长35.1%

预计全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总收入142617万元,其中:上年结余245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200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57337万元,专项债券73035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42376万元,年终滚存结余241万元。

(三)社会保险基金预算(见附件3

截至10月底,全区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140510万元,其中:保险费收入64183万元,利息收入457万元,财政补贴收入39641万元,上级补助收入34679万元,转移性收入1550万元。全区社会保险基金支出110204万元,其中:社会保险待遇支出109761万元,转移性支出443万元。

预计全年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162117万元,其中:保险费收入84984万元,利息收入609万元,财政补贴收入39841万元,上级补助收入34879万元,转移性收入1804万元。全区社会保险基金支出140660万元,其中:社会保险待遇支出140217万元,转移性支出443万元。收支相抵后,当年社会保险基金结余21457万元,年终滚存结余46670万元。

(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见附件4

截至10月底,全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完成356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完成574万元。

预计全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总收入927万元,其中:上年结余200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356万元,上级专项371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571万元,年终滚存结余356万元。 

二、2021年财政工作完成情况

(一)培植壮大财源建设,积极组织财政收入一是紧盯宏观政策动态和经济走向,围绕做大做强“5+4”产业体系,创新财政投入方式,拓宽财源建设扶持路径,支持区级现有主体财源再发展、再壮大,以优质服务培植、涵养财源税源,经济总量进一步壮大,财政实力进一步增强。二是坚持财政收入数量质量同步提升,全面落实各项减税降费政策不断激发经济发展新动能,采取提前规划、主动预测等措施,通过加强收入调度和分析,解决税收征管存在的问题,确保收入应收尽收。截至10月底,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56736万元确保占预算的83.9%同口径增长18.6%,其中税收收入完成42154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81.6%,同比增长16%按照“谁争取、谁主管、谁使用”的原则,各部门加强协作、主动对接,积极申报各类项目,争取上级资金。截至10月底,全区争取各类上级专项资金263600万元,同比增长13.4%;切实盘活用好财政存量资金,及时向各预算单位下发了《关于加快财政存量资金支出进度的函》,对剩余财政存量资金逐一核查,共收回盘活存量资金2991万元,主要安排用于教育、环保、灾害治理等民生领域。

(二)统筹安排年度预算,防范化解债务风险。一是落实全口径预算管理,推进“零基”预算,继续将“三保”放在首位,聚焦“六稳”“六保”重点任务,严格按照上级规定和区级实际需求,多方压减一般性支出,足额安排各类民生资金;严格按照《预算法》《地方预决算公开操作规程》等规定,积极组织做好政府决算基部门预决算公开工作。二是精准申报债券项目,结合全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综合财力、建设投资需求等因素,精细做好谋划包装、认真梳理申报项目、做实做细前期工作,争取到位债券资金77735万元,全力保障公益类项目建设。三是扎实做好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回收工作,配合乡镇帮助指导贫困户完善产业计划,调整贷款用途、方式和规模,确保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持续发挥效益,对到期贷款及时进行梳理排查、分析,充分了解群众提前还贷和续贷意愿,引导贷款农户按期办理还贷和续贷手续。截至10月底,累计回收7564户38161万元,贷款风险总体可控。

(三)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重点保障民生民计。一是教育文化事业成效显著。争取“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专项资金5667万元,学前教育专项资金2010万元,支持教育项目建设;落实学前教育幼儿免保教费补助资金1781.2万元,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两免一补保障资金4551.3万元,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专项资金2143万元,推动教育政策落地;争取文化体育与传媒发展专项资金621.8万元保障公共文化设施维修、乡镇综合文化站维修改造等资金需求。二是健康崆峒换挡提速。持续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破除以药补医成果,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提高政府医疗补助标准和报销比例;全力保障疫情防控工作所需经费,截至目前,共筹集疫情防控资金20837.04万元,为全区打赢疫情防控歼灭战提供了坚强的资金保障。三是民生兜底温暖人心。依托惠民资金管理平台,认真落实各项惠民政策,截止10月底,共发放惠农惠民补贴资金3928498.27万元,其中:低保资金11548.32万元,特困资金329.11万元,临时救助资金1157.2万元,残疾人两项补贴849.24万元,孤儿生活补助180.4万元,困难群众冬春生活救助405万元等。四是乡村振兴稳步实施。筹集各类资金44089.85万元,支持巩固脱贫成果和乡村振兴项目建设。按照“因需而整、应整尽整”要求,整合8个部门16项涉农资金34987.69万元,其中安排用于产业发展资金19303.46万元,占整合资金的55.17%。统筹用好东西部协作援助资金4344万元,安排22个项目涵盖产业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等六个方面。五是社会发展全面提质。安排公安专项经费1198万元、落实禁毒专项经费120万元;争取少数民族乡发展专项资金1068万元;落实保障性住房安居工程资金1950万元,棚户区改造安置费42815.3 万元,农村抗震危房改造补助资金222万元;投入大气污染防治资金420万元,人居环境整治110万元,中心城市市容环境补助4910万元,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1236万元。

(四)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提升财政管理水平。一是加强预算管理改革加快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现代预算制度,积极推进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2.0系统建设,通过制度+技术的管理机制,全面提高预算管理规范化、标准化和自动化水平,全区所有预算单位全部接入预算管理一体化2.0系统二是加快国有企业改革。稳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完善区属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完成8户国有企业公司制改制,平凉市公交公司、平凉市粮贸大厦企业改制有序推进;积极探索混合所有制改革,不断放大国有资本功能,组建成立平凉诚关物业服务集团有限公司三是推进非税征收电子化改革。积极督促各执收单位线上办理非税收缴业务,确保全区各预算单位纳入系统,截至目前,通过非税收入收缴系统办理缴款业务95323笔,同比增长85 %;协助指导平凉市第二人民医院正式上线运行医疗收费电子票据管理系统,引领全区医疗收费票据逐步实现无纸化、电子化和便民化,以“大数据”支撑“大管理”的格局初步建立。四是推进政府采购制度改革。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政府采购电子化建设,强化政府采购预算管理、政府采购活动监管,及时公开采购信息,政府采购规范化、服务化、简洁化程度不断提高。截至10月底,全区政府采购预算14150.02万元,实际采购支出13977.38万元,节约资金172.64万元

三、2022年财政收支预算(草案)

2022年财政发展既面临诸多机遇和有利条件,也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从不利因素看,受宏观经济形势下行压力持续影响,经济发展中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全区财政收入面临的形势将更加严峻;减税降费不断深化、资源约束趋紧、区域竞争更加激烈等现实问题不容乐观;缺少能够引领产业转型升级、支撑中长期发展的战略性、行业巅峰型大项目,产业发展支撑力不强,财税贡献率不高,财政持续发展后劲不足从有利因素看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及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等带来的发展机遇很大;同时,市委、市政府对崆峒区提出“首善之区、首位发展”的目标定位,崆峒区作为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随着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陕甘宁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和关天经济区发展规划的推进实施,将有效提振全区经济发展新动能。我们将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大力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精神,永远保持慎终如始、戒骄戒躁的清醒头脑,永远保持不畏艰险、锐意进取的奋斗韧劲,以实干开路,靠攻坚闯关,奋力爬坡过坎,推动工作培育新亮点、实现新变化、取得新突破、再上新台阶,圆满完成2022年各项目标任务。

结合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经过对财政经济形势的分析和预测,并参考上年度执行情况,2022年全区财政收支预算(草案)编制如下:

(一)一般公共预算(见附件5

建议2022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期为72300万元,同比增长7%,拟安排2022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算194489万元。

1.按经济分类(见附件6

机关工资福利支出66014万元,机关商品和服务支出18673万元,机关资本性支出(一)11356万元,对事业单位经常性补助47285万元,对事业单位资本性补助252万元,对企业补助1220万元,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17456万元,对社会保障基金补助13011万元,债务利息及费用支出9726元,预备费3200万元,其他支出6296万元。

2.按功能分类(见附件7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37417万元,公共安全支出13588万元;教育支53001万元,科学技术支出248万元,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2052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2856万元,卫生健康支出21701万元,节能环保支出2230万元,城乡社区支出13476万元,农林水支出21267万元,交通运输支出826万元,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508万元,商业服务业等支出173万元,援助其他地区支出200万元,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404万元,粮油物资储备支出88万元,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1528万元,预备费3200万元,债务付息及发行费支出9726万元。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见附件8

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0800万元,同比增长125%,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10000万元,污水处理费收入800万元。根据收支平衡的原则,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安排10800万元,同比增长125%。分项目是:城乡社区事务支出4496万元,债务付息支出6304万元。

(三)社会保险基金预算(见附件9

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预期为147658万元,其中:保险费收入55831万元,利息收入715万元,财政补贴收入44463万元,转移性收入1246万元,上级补助收入45403万元。全区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安排132640万元,其中:社会保险待遇支出129666万元,转移性支出2974万元。收支相抵后,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当年结余15018万元。

(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见附件10

全区国有资本经营收入预期为500万元,支出安排500万元,收支相抵实现平衡。

四、2022年财政重点工作措施

2022年全区财政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围绕中央和省、市、区重大决策部署、区第五次党代会精神,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主动融入“双循环”战略,聚焦“三新一高”要求和全区“城市服务型、工业主导型”发展定位,坚持“三个导向”、强化“三种意识”,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为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宜养美丽崆峒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

(一)坚持稳中求进在用好用活利好政策上持续发力一是落实各项减税降费政策,强化涉企服务,实行普惠性减税和结构性减税相结合,助力企业轻装上阵,着力培育一批新的税收增长点,为财政增收夯实税源基础。二是支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完善政策体系,加大支持力度,促进经济增长向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构建具有区域特色和比较优势的现代产业体系。三是加大向内挖潜力度,摸清税源、摸透情况,抓牢重点税源,抓细中小税源,抓实非税收入,确保应收尽收。四是坚持扩总量与提质量双管齐下,科学研判全区经济形势,进一步完善财税征管体制,加强综合治税措施,规范非税收入征管,推动财政收入规模和质量同步提高。五是研究政策、把握政策,超前谋划、主动衔接,多渠道多层次争取上级各类专项及补助资金,努力实现争取资金较上年大幅增长,不断扩充全区财力总量。

(二)坚持抓主抓重在服务保障全区发展上聚力攻坚一是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积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大力压减低效无效、标准过高和非必需的项目支出,严控行政成本,当好“铁公鸡”,打好“铁算盘”。二是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确保民生支出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与财力状况相匹配,切实增强民生政策的可持续性,创新公共服务方式,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保持财政支持政策和资金规模总体稳定,新增财力向社会公共事业、乡村振兴、污染防治等重点领域倾斜,充分体现财政的“温度”和“强度”。三是持续加大教育发展投入力度,认真落实“两免一补”、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学前教育幼儿保教费、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餐改善政策;保障文化事业投入,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促进文化产业创新发展;多方争取国家、省、市旅游发展资金,支持做大做强旅游产业,巩固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成果。四是深化全民养老保险和城乡医疗保险体系建设,持续扩大参保范围,努力提升乡村医疗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城乡居民低保、基础养老金、居民医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标准,着力建立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确保大病保险全覆盖,用财政的真金白银守护好崆峒群众的健康家园

(三)坚持创新发展,在有效激发机制活力上多点突破一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的引导作用,全力助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支持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强创新,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加快培育新的发展动能。二是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优化投资结构,继续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加快基础设施的扩能升级和更新改造,保障重点项目资金落实,建设设施完善、服务便捷、管理高效的现代基础设施体系,全面提升城乡基础设施的支撑能力和服务水平三是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加大对新技术、新产业、新商业模式的支持力度,推动投融资体制改革,提升金融支持产业升级和城市升级的能力。深化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机制围绕增加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积极稳妥地推进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吸引和鼓励社会资本进入供水、供热、燃气、污水处理、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和处理、城市综合管廊、公共交通、停车设施等市政基础设施项目,汇聚社会资金的潜力,激发社会资本的创造力。

(四)坚持依法理财,在全面增强管理能力上狠下功夫一是完善预算分配方法,强化预算约束,合理确定财政支出范围和顺序,全力做好“三保”工作,进一步完善部门预算,制定科学合理的定员定额标准,编制综合预算及中期财政规划。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加强财政资金支付管理,严把资金审核关二是坚持过“紧日子”,降低行政运行成本,削减低效无效资金坚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精打细算,加强对重点控制支出的管理大力压减会议费、差率费、劳务费等一般性支出,从严控制“三公“经费。三是贯彻落实财经法规,提高财政监督效能,继续保持严肃财经纪律高压态势,坚持日常监督和专项督查相结合,围绕财政支持重点领域和重大项目财政资金使用情况等,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强化追责问责,推动政策落实,确保财政资金使用安全高效, 切实做到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

坚持问题导向在不断深化改革措施上积极探索积极推进预算绩效评价管理改革,逐步推动建立事前、事中、事后三位一体的绩效管理闭环系统,强化预算绩效评价结果运用,将绩效评价覆盖全区预算单位和所有财政资金。二是持续推进非税收入收缴电子化管理系统的应用,将应纳单位和项目全部纳入电子化系统,全面提升服务水平和办事效率,大力推进全区其他医疗机构电子医疗票据系统上线运行,严格落实动态跟踪管理,以“数字非税”助推“数字财政”建设三是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积极推进政府采购电子化建设,完善政府采购管理交易系统,提升政府采购监管能力,努力做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切实提高采购效率。

各位代表,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新征程呼唤新作为。新的一年,让我们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以敢闯敢试的冲劲、奋发有为的干劲、水滴石穿的韧劲,守正创新、苦干实干,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而努力奋斗!

 

附件:1.2021年1-10月一般公共预算收支预算执行情况表

2.2021年1-10月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预算执行情况表

3.2021年1-10月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预算执行情况表

4.2021年1-10月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预算执行情况表

5.2022年一般公共预算收支预算表

6.2022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经济分类明细表

7.2022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功能分类明细表

8.2022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预算表

9.2022年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预算表

10.2022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预算表


                       2022年度人大报告附表.xls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