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创城办:“小角落”里的“大文明”让城市有爱“无碍”
文明城市创建不仅需要撑起城市“面子”,还要筑牢民生“里子”,一座有温度的城市,不会忘记老、幼、病、残、孕等需要照顾和关心的群体。看似不起眼的公共卫生间,既关系到群众对美好生活体验的程度,又折射出城市文明的高度。
随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的持续推进,为方便老人、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如厕,着力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和城市形象,2023年区创城办按照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标准,及时对主次干道、居民小区周边等人流量较大的公共卫生间,对标识标牌设置不到位、无障碍设施不健全等问题进行了全面摸排,集中实施了改造提升,做到了无障碍设施与标识标牌随处可见。目前,已完成金江名府、双拥路等28座公共卫生间进行了无障碍改造提升工作,改造加装蹲便器或坐便器安全扶手28个;加固无障碍通道护栏、优化改造便捷无障碍通道28处;按照每隔500米就有指示牌的要求,新安装公共卫生间指示牌208个。
“小改造”牵着民生、连着幸福,彰显着人文关怀、体现着城市温度。下一步,区创城办将持续以提升广大市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为目标,聚焦民生需求,从细微处入手,及时解决市民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民生小事,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真正让“爱”无“碍”,引领城市文明与居民幸福安居指数再攀新高!(作者:陶炳昕 编辑:兰雪荣 责任编辑:牛栋)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下一篇: 铁路中学:非遗进校园 文化润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