崆峒区:科学套种新模式 一地两用促增收

  • 时间:2025-06-12 15:10
  • 浏览次数:
  • 来源:区融媒体中心
  • 字体: [ ] [ ] [ ]
  • 分享:

近期的几场降雨使全区气温适宜,既为农业生产带来了墒情的利好,也给农作物抢种工作增加了紧迫感。为了确保粮食稳产,崆峒区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与抗旱保灌相结合,不仅让土地焕发出双倍的活力,也很大限度降低了干旱影响,为全年粮食稳产增收奠定坚实基础。

走进白庙乡小陈村的农田,玉米与大豆交织生长,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农业画卷。看着自家农田里的玉米苗破土而出,大豆苗紧随其后,长势均衡健壮,村民韩秀兰很是开心。作为全区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的示范乡镇之一,白庙乡目前已完成播种280余亩。

白庙乡小陈村村民韩秀兰说:“去年种了一百亩,今年种了一百五十亩,玉米和大豆配合种植,玉米不减产,还能多收(大豆),效果还是很好。”

大豆“套”玉米的带状复合种植奥秘,在于科学的空间与时间利用。为确保技术落地见效,崆峒区农业农村部门积极组织农技专家深入田间地头,现场演示科学行距配置,手把手指导农户优化播种密度、制定施肥方案,实时解决播种、除草、病虫害防治等问题,打通了农业技术推广的“最后一公里”。

崆峒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艺师史云凤说:“2025年农技中心重点在模式推广、品种选择、田间管理等方面给予农户技术支持,配套采用全膜双垄沟播、封闭除草、分段施肥、科学抗旱等技术,助力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增产增收。”

据了解,崆峒区采用的是6+4”模式,即6行大豆与4行玉米间隔种植,大豆选择耐荫、耐密、抗倒有限或亚有限结荚高产品种,玉米选择紧凑型或半紧凑型、株高适中、耐密植、抗旱宜机收的高产品种,配套全膜双垄沟播、分带施肥、封闭膜前除草、科学化控、一喷多促、病虫害防治等多项技术,实现作物协同共生、增产增收。截至目前,全区已完成种植面积1万亩,涉及16个乡镇,178户农户,任务完成率达100%,苗情长势整体良好。

崆峒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邵斌欣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是‘一季双收、资源高效’的现代农业种植模式,既响应了国家的“稳粮食,扩大豆”政策,又能培肥地力,减少化肥使用量,对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和绿色转型具有长远意义。崆峒区自2022年以来已经累计推广4万余亩,今年是1万亩,通过资金扶持、带动示范、技术指导,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记者:胥蕾 朱越 编辑:兰雪荣 审核:牛栋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