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平凉市崆峒区推进企业投资工业项目“标准地”改革实施细则》的政策解读
企业投资工业项目“标准地”,是指权属清晰、完成区域评估并实现项目开工必须的通水、通电、通路、土地平整等基本条件,带着固定资产投资强度、亩均税收等控制性指标出让的国有建设用地。
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企业投资工业项目“标准地”改革的指导意见》(甘政办发〔2022〕56号)、平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平凉市推进企业投资工业项目“标准地”改革实施细则的通知》(平政办发〔2022〕101号) ,结合我区实际,研究起草了《平凉市崆峒区推进企业投资工业项目“标准地”改革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
《实施细则》共五部分:
第一部分,总体要求:明确了聚焦“3659”总体发展思路,围绕“事先定标准、事前做评价、事中作承诺、事后强监管”,建立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制度,实现项目“拿地即开工”的指导思想。提出了坚持探索创新、坚持改革降成本、坚持市场化配置、坚持节约集约用地、坚持全流程监管五条工作原则。
第二部分,实施范围和目标,崆峒区作为市级确定的工业领域实施“标准地”改革地区,按照工业项目原则上在各类工业园区布局的要求,在峡门建材集中区实施新批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2023年6月底前新批工业用地,按照“标准地”制度供地不低于30%,逐步全面实现以“标准地”制度供地的企业投资工业项目“拿地即开工”。
第三部分,出让程序,1.出让前准备,包括完成区域化评估、科学确定控制性指标、完善基础设施三个内容。2.按标出让,包括拟定出让方案、发布出让信息、招拍挂、签订相关协议、权属登记五个内容。3.审批服务,包括前期辅导、推行告知承诺、落实各类审批服务、特事特办四个内容。4.按标施建,包括强化服务监督、依法依规监督2个内容;5.对标验收和用地评价,包括联测联核、联合验收、用地评价3个内容。
第四部分,监督管理,包括全过程监管、“技术+”监管、信用评价和联合奖惩监管。
第五部分,保障措施,一是建立“标准地”改革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二是细化工作措施;三是强化督查考核;四是营造良好氛围。
相关链接:平凉市崆峒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平凉市崆峒区推进企业投资工业项目“标准地”改革实施细则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