崆峒区:产业引领昔日小山村“破茧成蝶”

  • 时间:2024-07-31 00:00
  • 浏览次数:
  • 字体: [ ] [ ] [ ]
  • 分享:

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是强农业、美农村、富农民的重要举措,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近年来,崆峒区峡门乡以坚持党建引领,以发展村集体经济为重点,努力打造村美院净乡风好、兴业民富集体强的和美乡村。

走进崆峒区峡门乡关梁村,群众正在晾晒、分拣中药材“独活”,看着一车车中药材变成真金白银,村民对发展中药材种植的“钱”景充满信心,每一个人脸上都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崆峒区峡门乡立足各村资源禀赋,精准把脉,对症下药,鼓励各村按照不同的思路积极探索尝试,找寻适合村情实际的途径,多措并举发展集体经济。

坚持党建引领,特色种植产业兴起来

2023年,崆峒区峡门乡关梁村党支部依托南部山区阴湿环境,探索发展中草药种植,按照村集体示范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模式,试种中药材“独活”40亩,收获25吨,为村集体增加收入7万元。今年,峡门乡关梁村党支部在乡党委的大力支持下,继续扩大中药材种植规模,按照“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流转土地100亩种植独活、贝母、板蓝根等中药材,示范引领姚树湾、山口等11个村种植独活、柴胡、贝母等种植中药材1000亩,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和群众增收实现“双赢”。

坚持党建引领,农旅融合思路活起来

今年,崆峒区峡门乡按照“农旅融合”发展思路,继续加大白家山兰崆萃英农场等乡村旅游示范点的宣传推介力度,着力提高白家山乡村旅游热度。在管理运营好白家山兰崆萃英农场的基础上,立足二沟村近城郊区位优势和特色种植产业优势,以农促旅、以旅兴农,以小流域提质增效工程推动环境整治和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助推二沟村乡村旅游示范村建设,全力打造集民俗体验、休闲采摘、山水观光、养生度假于一体的文化旅游综合体,助力群众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

坚持党建引领,传统养殖规模扩起来

崆峒区峡门乡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富民强乡的重中之重,聚焦平凉红牛、文旅康养产业,全面盘活资源、资产,积极发展多元富民产业,推动特色产业优品种、扩规模、创品牌、提质效。充分发挥回族乡养牛传统优势,建设颉岭村标准化肉牛养殖场,按照“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采取农户租赁入驻的方式进场运营,以收取驻场养殖户场地租赁费的方式增加村集体收入,带动买家、阳坡、桂井、白坡等村抱团发展牛产业,全乡肉牛饲养量达2.1万头,全乡牛产业走出了一条扩量提质、集群发展的新路子。

下一步,崆峒区峡门乡将以村庄美、产业兴、治理好、乡风和、百姓富、集体强为目标,继续致力于破解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不断增强村集体自身造血功能,提升党组织凝聚力、向心力和引领力,为乡村振兴夯实发展基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