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协四届五次会议第75号提案的答复

  • 时间:2021-07-30 00:00
  • 浏览次数:
  • 来源:区政府
  • 字体: [ ] [ ] [ ]
  • 分享:

关于对市政协四届五次会议第75号提案的答复

 

杨艳委员:

提出的“关于加快平东工委遗址修缮,提升全市党员教育水平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深入挖掘革命先烈留下的珍贵物质和精神财富,有效保护平东工委红色革命遗址、遗迹遗物,加快建设红色教育基地,

2019区投389元实施了平东工委革命遗址修缮一期工程,建成宣誓主题广场1处,维修加固原址窑洞8310平方米(打造革命星火”“兵变斗争”“抗日救亡、张可夫同志旧居、三合成药铺旧址、迎接解放6主题单元)恢复布设窑内物件30余件制作人物蜡像8新建仿古门头造型2砖砌护280平方米修建窑洞式厕所50平方米,安装人行防腐木栈道40米、道路防护栏18米,完成绿化200平方米。2021年,我区投资120万元实施了平东工委革命遗址修缮二期工程,修复窑洞7孔,建成文化长廊1、瞭望台1处,修建停车场260平方米,硬化人行道1.2公里201910月份开馆以来,共接待党员干部3.6万余人次,在党性教育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先后被命名为平凉市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崆峒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新时代文明实践教育基地、党员教育培训基地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基地。

关于“继续恢复平东工委地下党联络点三合成药铺”的建议。在平东工委革命遗址修缮一期工程中,专门布设1孔窑洞呈现了“三合成药铺”原貌,生动展现了李义祥大夫为群众看病、开展地下联络工作的生动画面由于建设资金困难,暂未对“三合成药铺”旧址进行修缮。

关于“改建恢复雷神村与潘岭村联络站”的建议。20205月,区委、区政府组织区委党史研究室、大寨乡对雷神村与潘岭村联络站原址进行了实地踏勘,计划将联络站旧址改建列入今后项目建设计划,目前正在收集相关资料,研究制定项目实施方案。

关于“建设平东工委大寨革命遗址纪念馆功能区,修建党员教育宣教室,瞭望台,人行防腐木栈道,安装指路牌,配套建设厕所、道路硬化、园区绿化工程、交通站配套设施、通电线路、通水管道、道路防护栏等设施,重发发挥党员教育基地作用”和“提升改造平东工委大寨革命遗址纪念馆展览”的建议。今年实施的平东工委革命遗址修缮二期工程主要建设“文化院落”“电教课堂”“红色”窑洞、“党风廉政教育基地”“民族团结展厅”等,其中:“文化院落”由红色文化墙、绿植和院落景观组成;“电教课堂”布设LED电教显示屏和讲台,可供40多人同时受训“红色”窑洞以文字、图片、油画、灯箱、造型、沙盘等形式全面展现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初到十八大以后社会发展的风雨历程;“党风廉政教育基地”布设《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等党内法规条例和相关工作制度“民族团结展厅”展现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在不同时期发展的历程;文化院落建成文化长1处、瞭望台1处,修建停车场260平方米,硬化人行道1.2公里目前,项目已基本建成,全面建成投用后,可为前来学习的党员干部提供良好的条件,充分发挥党员教育基地作用

关于“完善遗址保护措施,创作红色题材的文艺作品,发挥红色遗址教育功能”的建议。区政府督促指导大寨乡制定了相关保护管理制度,安排专人进行巡查检查,持续加强平东工委革命遗址日常管护,发现的设施损害等问题及时予以解决。同时,根据平东工委革命历史事迹,编纂发行了《星火平东》系列丛书,创作了《红色平东·光耀陇塬》红色教育片进行播放宣传,切实增强了红色遗址教育功能。

下一步,我区将进一步加强谋划论证,完善平东工委革命遗址后续建设项目实施方案,持续加大项目资金争取和筹措力度,力争尽早实施“三合成药铺”旧址修缮和通水管道、指路牌、交通站等配套设施建设工程,不断加强平东工委革命遗址保护开发工作。同时,结合平东工委革命历史事迹,创作更多的红色题材文艺作品,加强平东工委革命遗址日常管理,切实发挥好党史学习教育“主阵地”作用,不断提升党员干部教育水平

感谢对我区社会建设和各项事业发展的关心,希望今后一如既往地支持我们的工作。

 

 

 

                                                              平凉市崆峒区人民政府

                                                                    2021730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