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刘小平解读《平凉市崆峒区2024年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实施方案》

  • 时间:2024-06-06 16:30
  • 浏览次数:
  • 字体: [ ] [ ] [ ]
  • 分享:

2024年6月5日,平凉市崆峒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平凉市崆峒区2024年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实施方案》(区政办发〔2024〕38号),现将主要内容解读如下:

一、文件出台背景

为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聚焦服务小农户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生产,加快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持续发展壮大社会化服务组织,推进农业生产过程专业化、标准化、集约化,以服务过程现代化推动实现农业现代化,根据甘肃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2024年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甘农经发〔2024〕3号)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二、主要内容

《实施方案》主要包括总体要求、项目实施内容、项目实施流程、保障措施四部分。

第一部分总体要求。主要对指导思想作了说明。《实施方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进一步提升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能力和水平的决策部署。

第二部分项目实施内容。一是明确任务目标和支持环节,计划在花所镇、白水镇等12个乡镇,围绕玉米机耕、机收环节服务10.24万亩,围绕小麦机收、机耕、机种环节服务5.76万亩,共计服务面积16万亩,通过系数计算后托管面积5.3万亩(其中玉米托管面积3.5万亩、小麦托管面积1.8万亩)。二是明确

补助标准和补助方式,2024年每种作物每个环节的补助标准均为20元/亩,补助小农户的资金或面积至少占项目建设任务的60%以上,接受托管服务的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企业等单个规模经营主体,年补贴最高不得超过10万元。项目补助资金采取先服务后补贴支持方式,面向小农户开展的服务,补助资金可以补服务组织也可以补农户,坚持让小农户最终受益。

第三部分项目实施流程。流程包括确定服务组织、签订服务合同、开展作业服务、严格检查验收、兑付补助资金、开展绩效评价等六个环节。一是确定服务组织。2024年3月份,区农业农村局会同项目实施乡镇召开2024年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部署会暨项目实施主体审定会,对各乡镇推荐的服务组织进行综合评定,通过审定公示的服务组织共37家,作为2024年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的实施主体。二是签订服务合同。项目实施乡镇指导有需要的服务对象与服务组织签订合同,明确作业地块、作业面积、作业内容、作业时间、服务标准、收费标准和双方的责任和义务、质检验收等内容,维护广大小农户和服务组织的合法权益。三是开展作业服务。项目实施乡镇督促服务组织按照作业标准及时提供相关服务,建立作业明细、现场服务照片等项目档案。服务组织须安装农业机械智能监控设备,提高作业质量和服务效率,为机械作业情况验收提供详实的佐证资料。四是严格检查验收。项目实施乡镇负责组织初验,乡级验收合格后,申请区级复验。区农业农村局会同区财政局和项目实施乡镇,采取实地查验、走访调查和电话抽查等方式,核实服务价格、服务面积以及服务满意度等情况,并及时公示验收结果。五是兑付补助资金。公示无异议后,项目乡镇填写资金申请表并报送区农业农村局,由区农业农村局汇总后向区财政局统一提交资金补助申请,按程序审核后将补助资金兑付给服务组织。六是开展绩效评价。项目实施完成后,相关乡镇及时报送相关资料并开展自评。11月30日前,区农业农村局将项目绩效自评报告及相关资料报送至省农业农村厅,将绩效任务完成情况、预算执行进度等相关数据上传至“农业农村部转移支付管理平台”。

第四部分保障措施。一是强化监督指导。各有关乡镇要严格检查项目质量,及时验收成果,妥善协调处理矛盾纠纷。区农业农村局要组成技术小组加强技术指导服务,强化农业机械智能监控设备安装管理及信息监测工作,确保项目顺利实施。二是强化资金监管。规范资金使用管理,严格拨付程序,实施绩效评价,确保项目资金发挥更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挤占、截留、挪用项目资金等违法违纪行为,区上将按照有关法律规定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三是强化宣传引导。各有关乡镇要充分运用张贴标语、悬挂横幅、现场宣讲等方式,加大政策宣传力度,鼓励引导服务组织广泛参与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营造推进农业生产托管的良好氛围。

相关链接:平凉市崆峒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平凉市崆峒区2024年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