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市崆峒区农村公路路长制工作方案》政策解读
一、制定背景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好农村路”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有效巩固农村公路建设成果,构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长效机制,促进农村公路全面发展,进一步推进“交通先行”战略部署,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根据《平凉市农村公路路长制工作方案》要求,由崆峒区交通运输局负责起草了《平凉市崆峒区农村公路路长制工作方案》。
二、建设目标
按照分级管理、属地负责的原则,在2019年6月底全面推行路长制,建立覆盖到“乡、村”的路长管理组织体系;2020年,路长制工作形成常态化,基本实现“有路必养、有路必管”的目标,构建起建养并重、外通内联、安全舒适、路域洁美、服务优质的“畅、安、舒、美”农村交通发展新格局,全面提升农村公路保障和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三、组织形式
(1)区、乡镇总路长。区级总路长由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乡镇总路长由乡镇政府主要负责人担任,总路长为辖区农村公路“建管养运”、路域环境整治和信息化建设的总负责人,承担路长制的总督导、总调度、总协调等职责。
(2)县道、乡道、村道路长。由区级总路长、乡镇总路长明确每条县道、乡道、村道路长。原则上县道路长由区政府相关负责人担任,乡道路长由乡镇相关负责人担任,村道路长由村委会主任或村委会成员担任。路长是县道、乡道、村道养护管理的直接负责人,负责辖区内乡村道建设养护管理、路域环境整治和公路灾毁等工作,配合相关单位推进路长制、协调解决相关问题,确保管辖路段设施完好、干净整洁、安全有序。
(3)农村公路专管员工作职责。专管员负责农村公路日常巡查、隐患排查及灾毁信息核查、上报,监督工程实施;负责信息化数据采集,上传等工作;及时制止并报告侵害路产路权行为,协助执法部门现场执法和涉路纠纷调处等工作。
四、主要任务
(一)强化农村公路管理,实现“有路必管”。大力推广“区上统一执法、乡村协助执法”的工作方式,建立“区有路政员、乡有监管员、村有护路员”的路产路权保护队伍。
(二)改革农村公路养护模式,确保“有路必养”。按照“一路一策”要求,推行个人或农户分段承包、“专业养护公司+农户”、建设区域性综合交通服务中心等养护模式,确保“有路必养”。
(三)深化管养体制改革,实现“四化”目标。一是强力推进农村公路养护规范化;二是积极推进农村公路养护专业化;三是扎实推进农村公路养护施工机械化;四是稳步推进农村公路养护市场化。
(四)推进大数据建设,逐步实现管养信息化。根据实际情况,逐步建立信息化平台,实现农村公路信息化全覆盖。
(五)健全农村公路防灾抗灾体系,逐步推广农村公路灾毁保险。减轻农村公路灾毁导致的养护维修费用负担,探索推广农村公路灾毁保险,对辖区内易发、频发自然灾害的农村公路进行摸排梳理,有计划的分期分批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