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市崆峒区202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及2021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 时间:2021-01-18 00:00
  • 浏览次数:
  • 来源:区财政局
  • 字体: [ ] [ ] [ ]
  • 分享:

平凉市崆峒区202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及

2021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2021111日在平凉市崆峒区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

次会议上

 

平凉市崆峒区财政局局长   李长鸿

 

各位代表:

我受区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2020年全区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提出2021年全区财政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202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20,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和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区财政工作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区委四届次全体会议暨区委经济工作会议、十八届人大次会议精神,紧紧围绕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工作总目标,坚持稳中求进、稳中提质、稳中增效的总基调积极应对新冠疫情影响,统筹做好“六稳”工作,坚决落实“六保”任务,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全年预算执行情况良好,为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美丽新崆峒提供了强劲的财力保障。

(一)公共财政预算(见附件1

2020年,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72000万元,占预期的111.9%,同比增长20.9%,其中:税务部门完成47561万元,占预期的88.3%,同比下降5.4%;财政部门完成24439万元,占预期的233.9%同比增长164%。全区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353858万元,占全年支出指标的100%,同比下降10.7%

全年公共财政预算总收入381659万元,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2000万元,返还性收入7903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143404万元,专项转移支付收入142223万元,一般债券7560万元调入资金8569万元;公共财政预算总支出381659万元,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53858万元,上解支出4546万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3255万元,收支相抵实现平衡。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见附件2

全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总收入154320万元,其中:上年结余755万元,政府性基金收入1279万元,调入资金3500万元,上级专项117246万元,专项债券15500万元,抗疫特别国债16040万元。基金预算支出154075万元,年终滚存结余245万元。

(三)社会保险基金预算(见附件3

全年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123628万元,其中:保险费收入51309万元,利息收入711万元,财政补贴收入32028万元,转移性收入150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38080万元。全区社会保险基金支出109245万元,其中:社会保险待遇支出108068万元,转移性支出1177万元。收支相抵后,当年社会保险基金结余14383万元,年终滚存结余48841万元

(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见附件4

全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总收入1299万元,其中:上年结33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1247万元,上级专项19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219万元,调出资金880万元,年终滚存结余200万元。

二、财政工作完成情况

2020全区财政运行平稳,预算执行更趋规范,财政收入大幅增长,支出结构更加优化,民生和社会保障支出规模不断大,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全面推进,财政精细管理持续加强,理财水平不断提升,财政保障能力逐步增强。

一年来,我们坚持“生财有道”,多措并举强实力,财政收入实现新突破持续强基固本紧盯宏观政策动态和经济走向,围绕做大做强“5+4”产业体系,创新财政投入方式,拓宽财源建设扶持路径支持区级现有主体财源再发展、再壮大以优质服务培植、涵养财源税源,经济总量进一步壮大,财政实力进一步增强深化综合治税。加强部门沟通协作,采取抓谋划、抓调、抓落实的征管措施,提升综合治税能力坚持“抓大不放小”,抱好西瓜、不丢芝麻,确保应收尽收、足额入库财政收入大幅增长加大争取力度。精研上级政策导向,以项目建设为抓手,精准高效对接,全年争取到位均衡性转移支付、特殊转移支付、重点生态功能区等各类转移支付和专项资金28.14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27.2%财政保障能力全面提升;焦国家和省市重大战略及重点领域,充分发挥政府依法合规举债的积极作用,争取到位债券资金2.31亿元,保障了全区公益性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盘活存量资金。全面梳理区级各部门存量资金,建立定期集中清理机制,严格落实盘活存量资金要求,共清理收回财政存量资金9404万元,统筹用于脱贫攻坚、教育改薄、清欠民营企业账款更加急需的重点领域,既缓解了财政压力,又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

一年来,我们坚持“用财有方”,运筹帷幄增定力,财政保障再上新台阶。坚持优先保运转严格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过紧日子的要求,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和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全区三公经费支出较上年同期下降20%;始终把保运转摆在财政工作首位,对标保障范围标准,不断健全工作机制,凝聚工作合力,靠实保障责任,全力保障各预算单位机关运转经费及人员工资。坚持全力助脱贫积极落实区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保持上年规模不下降要求,以优化农业生产结构、促进贫困户增收、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改善农村生活环境为目标,集中财力向农村倾斜,全力支持打赢脱贫攻坚战全年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支出1.8亿元,超目标任务4.85个百分点;统筹整合资金1.96亿元,用于基础设施改善、富民产业培育、公共服务保障等领域,有效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效坚持全力疫情按照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的原则,及时开通政府采购绿色通道,加强资金调度,简化拨付流程,积极支持疫情防控、核酸实验室建设和防疫物资购置储备,累计投入疫情防控资金5072万元为打赢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坚强财力保障坚持共享惠民生。把保障改善民生作为财政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民生支出24.5亿元。投入全面改薄能力提升、改善高中办学条件等资金1.75亿元,全区教育发展条件得到全面改善;投入资金1167万元,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时足额发放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等社资金4.15亿元,实现了低有所保、困有所救、有所有所累计发放耕地力保护补贴、人居条件改善工程、优抚对象补助等财政惠农惠民补贴资金622.44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进一步增强。坚持保障干部切身利益。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多方筹集资金,为全区干部职工足额发放了2019年度业绩考核奖、平安建设奖,兑现了应休未休年休假补贴,提高了取暖费标准,做到了与市级同城同酬,有力保障了全区干部职工切身利益。

一年来,我们坚持“理财有效”,与时俱进激活力,财政改革迈出新步伐。一是积极推进财政预算管理改革。积极推进财政预算信息化管理,上线运行部门预算管理系统,严格支出定额管理,实现部门预算基本支出自动生成,进一步规范了部门预算“两上两下”流程,提高了预算编制效率。二是全面做好预算绩效管理改革。按照省市《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积极推进我区改革步伐,健全各项体制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的指标评价体系,事前有目标,事中有监督,事后有评价,结果有应用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初步建立三是持续深化国库支付电子化改革。深化国库集中支付改革,预算单位、财政、代理银行、人民银行全流程电子化管理,所有财政资金全部实行电子化支付,实现全覆盖;继续扩大公务卡使用范围,不断改善刷卡环境,严格执行结算目录,公务卡刷卡额占到公用经费支出的37%四是稳妥开展惠民资金管理改革。积极衔接上级主管部门,实现了惠民资金管理系统省、市、区、乡四级财政数据对接,将城市低保、五保、临时救助等资金纳入系统管理发放,推动系统模块优化升级功效大幅提升,增强了惠资金发放到户、监管到户、短信告知、移动查询信息化服务平。

一年来,我们坚持“管财有招”,精打细算挖潜力,财政管理取得新成效。预算执行严格执行《预算法》,实施全口径预算管理,牢固树立零基预算、综合预算、绩效预算理念,严格落实专项资金拨付时限要求及时分解下达指标,做到应拨尽拨针对重大项目支出进度缓慢、支出不平衡等难点,积极分析研判,实行实时监控,加强督促调度确保了支出进度加强预决算公开。严格执行地方预决算公开操作规程持续完善预决算公开长效机制,除纳入涉密清单的事项外,部门预决算、三公经费和政府采购等信息全部依法依规主动公开,不断提升财政运行透明度2020年全区预决算信息公开达到100%加大项目评审力度完成697个区级招标预决算工程项目的预、结算编审工作,涉及资金24.43亿元,同比增长31.1%审减资金0.56亿元,同比增长47.4%,审减率2.3%有效发挥了项目资金的综合效益。严格政府采购管理全年计划政府采购资金2.83亿元,实际采购支出2.52亿元,节约财政资金3119万元,资金节约率11%。通过公开招标方式中标采购2.3亿元,占总采购资金91.6%协议供货2120万元,占总采购资金8.4%政府采购监督和管理水平稳步提升强化国资国企监管制定了《平凉市崆峒区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办法》《平凉市崆峒区推进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方案》等文件,指导企业建立健全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的现代企业制度推进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与46户国有企业签订了移交协议接收企业退休人员2805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全面完成。扎实开展监督检查。结合脱贫攻坚普查和验收考核委托第三方评估机构对全区33个部门17个乡镇2019实施的177个项目进行了绩效评价,涉及金额19.38亿;扎实开展行政事业单位、企业会计监督检查,会计核算水平明显提高严格防范债务风险坚持底线思维,采取开前门堵后门的思路,严格规范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妥善化解债务存量合理确定地方政府新增债券需求扎实做好扶贫小额信贷续贷、回收、管理等工作,切实把债务风险控制在绿色安全区域。

各位代表,总体来看,财政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有力保障了全区重大决策部署落实,较好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但仍存在一些困难和短板:一是受经济下行压力、政策和新冠疫情等因素的影响,全区财政收入增速趋缓,财政重点支出刚性加大,财政收支矛盾更加突出;二是全区财源建设支撑力还不强,兼顾风险防范和高质量发展的难度较大;三是部分预算单位绩效意识和主体责任有待进一步加强,财政资金使用绩效有待进一步提高等。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予以解决。

三、2021年财政收支预算(草案)

2021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也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财政发展既面临诸多机遇和有利条件,也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从不利因素看,受宏观经济形势下行压力将持续影响,经济发展中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全财政收入面临的形势将更加严峻;减税降费不断深化、资源约束趋紧、区域竞争更加激烈等现实问题不容乐观缺少能够引领产业转型升级、支撑中长期发展的战略性、行业巅峰型大项目产业发展支撑力不强,财税贡献率不高财政持续发展后劲不足从有利因素看,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一带一路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等带来的发展机遇很大;同时,崆峒区作为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随着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陕甘宁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和关天经济区发展规划的推进实施,将有效提振全区经济发展新动能。我们将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大力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精神,永远保持慎终如始、戒骄戒躁的清醒头脑,永远保持不畏艰险、锐意进取的奋斗韧劲以实干开路,靠攻坚闯关,奋力爬坡过坎,推动工作培育新亮点、实现新变化、取得新突破、再上新台阶,圆满完成2021年全区财政收支预算目标任务。

结合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经过对财政经济形势的分析和预测,并参考上年度执行情况,2021年全区财政收支预算(草案)编制如下:

(一)公共财政预算(见附件5

综合省、市2021年财政预算情况,建议2021年全区公共财政收入预期为67000万元,同口径增长8%省市提前下达我区专项转移支付14203万元,拟安排2021年全区公共财政支出预算226626万元。

1.按经济分类(见附件6

机关工资福利支出106386万元,机关商品和服务支出6361万元,机关资本性支出(一)30871万元,机关资本性支出(881万元,对事业单位经常性补助13297万元,对事业单位资本性补助2437万元,对企业补助1668万元,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10044万元,对社会保障基金补助27681万元,债务利息及费用支出11082元,预备费及预留3200万元,其他支出12718万元。

2.按功能分类(见附件7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44656万元公共安全支出15587万元;教育支60970万元科学技术支出299万元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2205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9929万元卫生健康支出19964万元节能环保支出1800万元城乡社区支出13818万元农林水支出27265万元交通运输支出919万元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477万元商业服务业等支出191万元援助其他地区支出200万元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366万元住房保障支出881万元,粮油物资储备支出111万元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1406万元其他支出1260万元,预备费3200万元债务付息及发行费支出11082万元。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见附件8

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1722万元,同比增长111.3%,其中:政府性基金本级收入预期为4800万元,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4000万元,污水处理费收入80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6922万元。根据收支平衡的原则,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安排11722万元,同比增长111.3%。分项目是:城乡社区事务支出1800万元,债务付息支出3000万元,上级补助支出6922万元

(三)社会保险基金预算(见附件9

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预期为138934万元,其中:保险费收入55280万元,利息收入712万元,财政补贴收入40263万元,转移性收入1196万元,上级补助收入41483万元。全区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安排115226万元,其中:社会保险待遇支出111807万元,转移性支出3419万元。收支相抵后,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当年结余23708万元。

(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见附件10

全区国有资本经营收入预期为500万元,支出安排500万元,收支相抵实现平衡。

四、2021年工作措施

2021年,全区财政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围绕中央和省、市、区重大决策部署,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主动融入“双循环”战略,在服务发展上妥善处理好“稳”与“防”的关系,在财政政策上妥善处理好“进”与“退”的关系,在收入组织上妥善处理好“量”与“质”的关系,在预算管理上妥善处理好“盈”与“亏”的关系,在财税改革上妥善处理好“破”与“立”的关系,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确保财政经济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以财政高质量发展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一)围绕财源培植激发活力,夯实发展基础上聚力攻坚把财源建设为财政可持续发展的第一要务,放眼长远、广辟财源努力培育既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又能实现增收的财源增长点,力争使财政收入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一是落实各项减税降费政策,强化涉企服务,实行普惠性减税和结构性减税相结合,助力企业轻装上阵,着力培育一批新的税收增长点,为财政增收夯实税源基础。二是加大向内挖潜力度摸清税源、摸透情况,抓牢重点税源,抓细中小税源,抓实非税收入,确保应收尽收三是坚持扩总量与提质量双管齐下,科学研判全经济形势,进一步完善财税征管体制,加强综合治税措施,规范非税收入征管,推动财政收入规模和质量同步提高。把握政策,超前谋划,主动衔接,提高工作实效性,多渠道、多层次争取上级各类专项及补助资金努力实现争取资金较上年大幅增长,不断扩全区财力总量。

(二)围绕民生提档补齐短板,增进民生福祉上聚力攻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促发展与惠民生有机结合着力体制机制将有限的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切实提高公共资源配置效率。一是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积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大力压减低效无效、标准过高和非必需的项目支出,严控行政成本当好“铁公鸡”、打好“铁算盘”二是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确保民生支出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与财力状况相匹配,切实增强民生政策的可持续性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鼓励社会力量增加非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保持财政支持政策和资金规模总体稳定,新增财力向社会公共事业、乡村振兴污染防治等重点领域倾斜,充分体现财政的“温度”和“强度”三是认真落实两免一补、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学前教育幼儿保教费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餐改善计划继续加大教育发展投入力度;保障文化事业投入,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促进文化产业创新发展多方争取国家省、市旅游发展资金,支持做大做强旅游产业巩固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成果四是深化全民养老保险和城乡医疗保险体系建设,持续扩大参保范围,努力提升乡村医疗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城乡居民低保、基础养老金、居民医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标准,积极建立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确保大病保险全覆盖用财政的真金白银守护好崆峒群众健康家园

(三)围绕深化改革提质增效提升管理水平上聚力攻坚。积极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改革,进一步完善相关体制机制,细化操作流程,加强预算绩效目标管理,强化预算绩效评价结果运用,将绩效评价覆盖全预算单位和所有财政资金。完善政府采购管理,按照“谁采购、谁负责”的原则,严格执行全省统一集中采购目录,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府采购”新模式,实现政府采购电子化管理。牢固树立综合平衡观念,正确处理发展速度与财力可能、债务规模与偿债能力之间的关系,做到举债有度,风险可控做到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不断健全政府性债务风险预警处置机制,严格管控债务风险。贯彻落实财经法规,提高财政监督效能,继续保持严肃财经纪律高压态势,坚持日常监督和专项督查相结合,围绕财政支持重点领域和重大项目财政资金使用情况等,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强化追责问责,推动政策落实,确保财政资金使用安全高效 切实做到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五是继续深化国企改革,制定区属国有企业改革三年实施方案,推进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形成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和灵活高效的市场化经营机制,维护国有资产安全完整,促进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

(四)围绕全面小康持续发力在推进乡村振兴上聚力攻坚一是紧盯小康目标,聚焦发力重点,唱好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戏”,继续实施“5+1”专项提升方案,着力提升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增加贫困群众收入,用脱贫攻坚的利好政策为乡村振兴继续发力提供保障二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探索建立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使用长效机制,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持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积极争取上级转移支付资金,用好用活统筹整合资金,全力支持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大力开展农村垃圾、厕所、风貌“三大革命”和生活污水治理、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等“六项行动”,营造干净整洁的农村人居环境。三是持续做好产业发展扶持,充分发挥财政职能,助推实施“牛扩量、果转型、菜提质”工程,加快农业生产、贮藏、加工、流通全产业链开发,努力打造从田间到餐桌的完整产业链。深入实施新型农民技能提升计划,全力打造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不断增强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各位代表,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开局之年,做好2021年财政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将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主动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和指导,认真听取政协的意见和建议永葆初心、牢记使命,披荆斩棘、勇往直前,全力做好财政各项工作,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迈好步,为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美丽新崆峒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附件:1.2020年公共财政收支预算执行情况表

2.2020年政府性基金收支预算执行情况表

3.2020年社会保险基金收支预算执行情况表

4.2020年国有资本经营收支预算执行情况表

5.2021年公共财政收支预算表

6.2021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经济分类明细表

7.2021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功能分类明细表

8.2021年政府性基金收支预算表

9.2021年社会保险基金收支预算表

10.2021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预算表

 

2021年人大报告附表.xls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